• 8728阅读
  • 36回复

聊茶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6-06-05
— 本帖被 晚甘园主人 从 天饮茶业 移动到本区(2020-03-28) —
2016/6/5下午
在永春茶室,和我的茶师王师傅一起泡旗尾老枞水仙。
在永春期间,闲暇时间,我很喜欢和我的茶师或者别的老茶农一起聊天,谈谈以往的茶事。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常常来不及及时整理。
今天聊了后,心想晚上一定要抽时间记下来。
聊天的内容很丰富,我记的可能不够周全。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6-05
我们的话题,是从正在泡的旗尾老枞水仙说起的,说到了安溪铁观音,也说到了铁观音的老枞和新枞。
王师傅,祖籍安溪西坪尧阳村(铁观音发源地),属于正宗的铁观音传人。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6-05
我们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王师傅的父亲。
他父亲原本还只是一位西坪的茶农,于1953年被政府从安溪借调到永春。因为他父亲会做茶,也会炭焙,永春当时缺少茶师(据说整个永春没人会焙火),所以把他借调过来了。
初来永春时,在县茶叶公司工作,收毛茶,评级,拼配,焙火。当年永春整个县的茶叶产量很少,一季只有500担。
[ 此帖被晚甘园主人在2016-06-05 22: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6-06-05
1957年,永春华侨北硿茶果场成立,即被调到茶厂当茶师,1979年王师傅补员,到茶厂工作,而他父亲一直到1981(享年79岁)去世为止,一直是茶厂的总茶师(后来的厂长黄圣厚是他父亲的徒弟)。王师傅与1997年离开茶厂(那年国营茶厂宣布解散,由黄圣厚私人承包茶厂),而这之前,他一直在茶厂担任茶师,主管精制焙火。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06-05
当年的福建乌龙茶,有四大茶厂,即四大出口基地(一直到1979年,茶叶都是外销,没有内销,为的是换外汇)。出口唛号依次为1安溪,2建瓯,3漳州,4永春。安溪以铁观音为主,色种中,黄金桂后面曾经单列。建瓯主要是闽北水仙,量很大。漳州都是色种,量也很大,品质一般。永春则为闽南水仙和佛手,小部分观音和色种。
当时福建省的乌龙茶师,多数来自安溪,以西坪尧阳村王姓为主,也有少数安溪大坪(毛蟹主产地)的高姓。
安溪凤山茶厂自不必说,永春是他父亲,漳州总茶师是安溪大坪的高姓人氏,建瓯的茶师,也是他们的同宗,而建瓯那位茶师的儿子,就是今天八马铁观音的主人。

[ 此帖被晚甘园主人在2019-07-07 12:1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6-05
当年同村的一位茶农,他父亲的小兄弟,后来则当上了厦门外贸茶厂的厂长(我见过面)。
因为那位一直跟着他父亲收茶、精制,所以,他父亲负责的北硿茶厂,只要送茶到厦门,他们一般都会照单全收,很少被降级(当年送样被降级是常事,比如送样2级,到了厦门被降为3级)。
以后是王师傅本人,也是负责精制,也经常跟车送样到厦门。当时的厦门外贸茶叶在海口(轮渡)附近,仓库也在那里,运输(装船)方便。
我读大学(82-86年)的时候,整个厦门只有一个茶叶店,位于轮渡附近、中山路旁的一条小巷子口,叫做水仙路,那个茶叶店的名字,好像也和水仙有关。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6-05
王师傅回忆说:当年北硿茶厂的茶,全部必须外销,成品茶自不必说,就连茶末、茶梗也要统一装箱送到外贸公司。79年以前,几乎全部茶叶都出口。厦门外贸出口的茶,有一个牌子,叫做“敦煌牌”,主要出口到日本。这一点,我倒也有所了解,也见过这个牌子的茶的包装。
至于今天名声很大的“海堤牌”,是79年改制以后才有的。海堤牌就是厦门外贸茶叶为了内销而设立的一个牌子。当年海堤的茶,多数是低端的茶,以色种为主,高焙火后,主供内销。
我也记得80年代,内销茶有最便宜的种末,再往上有色种,再有黄金桂,一枝春,然后才是“铁观音”,水仙很少见,佛手更不可能。
“铁观音”打了引号,是因为当年的铁观音,多数并不是铁观音,而是色种焙了高火。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06-05
说到焙火,我们提到了两个词:海堤火和八马火。
八马铁观音主人的父亲,是建瓯茶厂负责焙火的,今天八马铁观音的焙火技术,独树一帜,也是传承先人的。
而海堤火,在当年则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那些茶,据说多数是低品质的色种,其中多数是夏暑茶,经过“海堤火”后,变成厦门沿海一带人记忆中的美味。
我89年工作后,买的最多的,就是海堤牌,有时候是铁观音,有时候是一枝春。
而之前,种末,即色种的茶末,是最低端的茶,方块纸包装,一包只要一两毛钱。色种要贵一点,黄金桂,黄旦的品种,焙火焙得茶汤金黄甚至更深,香气很不错,也是几毛钱一包(后面是盒子)。
工作后,生活水平提高了,一般买的是铁观音或者一枝春。一枝春一块钱左右,铁观音则要2-3元.刚刚工作,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元。朋友多,常常到我家里喝茶,一盒铁观音,没两三天就喝完了。所以,买铁观音还是一枝春,是当年经常纠结的一件事。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06-05
早年出口的茶叶,没有木头箱子,用的是竹篾编的筐子,里面是纸。后来用上了木箱,三合板的。
改制后,茶叶也开始内销了。但是,外销的茶都是好茶,内销的都不太好。王师傅说,当年内销和外销的茶,都用一样的箱子,写着一样的字。只有他们才能分辨出来:外销的茶,箱子上钉了四根钉子;内销的茶,则只钉了三个。
那个年代,所有的茶叶都是统购统销,不得私自买卖。
离线小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6-06-05
学习了
听老师讲故事
[ 此帖被小叶在2016-06-05 23:18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