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88阅读
  • 38回复

六堡茶百年盛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一回 日寇侵华 产量一落千丈

  六堡茶自明清以来出现的鼎盛期,在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的次年广州沦陷后便结束了。

  确实,当年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局势,谁还有闲情逸致喝茶呢。

  据六堡镇老茶人李旭秋回忆,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华夏大地战事不断,这一年南方尚无战事,尚有少部分六堡茶生产销售运到广州转口外销。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南海大亚湾登陆,很快占据广州。六堡茶的运输通道被彻底截断,其销售几乎停顿。

  1941年底,香港沦陷。1941年日军入侵马来亚(即之后的马来西亚之部分,在1963年9月16日连同沙巴,砂拉越等地联合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东南亚处处战火纷飞。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军的侵占。这些六堡茶的主要销售地区的相继沦陷,更使六堡茶的产销一落千丈。

  据抗战后的资料《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茶从抗战爆发的1937年开始,进入到一个衰落期。

  说起抗战的往事,李旭秋老人还回忆起一段轶闻:1938年,抗战形势越来越紧,由于当时的通讯不发达,广元泰茶庄依然派了两个人留驻在六堡的广元泰分号中收茶。不料,当年10月,广州沦陷,西江航道运输被迫中断。广元泰茶庄的两人被迫滞留在六堡,他们之前所收购到的大量六堡茶也囤积在六堡。两人一住就是六七年,直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两人才跟广州香港总号的人联系上,再辗转将这在六堡存放了六七年的老茶运出去,结果这批经陈化的六堡茶极受市场欢迎,以平常价5倍多的价钱销售一空,利润丰厚,一时传为美谈。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六堡茶已经是以陈为贵,陈茶已经是很受推崇了。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二回 消费锐减 茶园日渐荒芜

  抗战胜利后,六堡茶的生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日寇侵华令中国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对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几乎令整个六堡茶产业陷入绝境。饱受战争的创伤,包括广东、港澳、南洋等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急剧降低,对茶这种非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了许多。

  需求的锐减,加上长途的交通运输尚未得到完全恢复,还有接着的解放战争的影响,六堡茶在1949年建国之前的生产都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茶价低贱,茶园日渐荒芜,茶农们为了生活,纷纷改种粮食和别的经济作物。据一本1957年由当时的广西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书籍《茶叶采制方法》上记述,当时的情况是“岑溪在解放前,一斤茶叶还不到一斤谷”的价钱,很多茶农的茶卖不出去,连采茶制茶的工钱都不够,因而,茶农们纷纷放弃种茶制茶,“……甚至有将茶砍伐作柴,大部茶园荒芜,到解放时,只剩下二万余担了……”

  在1937年到1949年(真正逐步恢复种植生产的是土改后的1951年)这长达十多年的大衰落中,很多茶庄都已停业和倒闭,六堡茶的产业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李旭秋老人颇为感慨地说,现在的六堡茶的种茶制茶规模还远远不到抗战前兴盛时期的水平,就连建国后的第一次复兴时期(1955~1956年)的规模也远没达到。老人说,六堡茶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作为见证过六堡茶几度兴衰的他希望看到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三回 土改分地 茶农重新种茶
六堡茶的再次兴起是在1951年之后,当时,轰轰烈烈的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很多农民开始重新种植茶树。当时茶农的种茶热情很高,种植面积迅速地扩大。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说,那时候,农民在高山上、半山腰甚至在山谷低洼地都种满了茶树,积极性空前高涨。
  陈振东老人回忆:解放后,六堡所产的茶依然是通过“茶船古道”用船运输到广东的。直到1957年(公社化前后)才修通公路,之后才通过公路将六堡的茶及其他土特产运出,将生活必需品运进六堡。从土改农民获得土地后的三四年,新种植的六堡茶可以开始大量采摘,加上原来抗战前茶园的复垦,种植面积非常大。
  据邓兆明回忆,在1954或1955年,产量达到了最高峰,达到54万斤。而据陈振东老人的回忆,最高产的是1956年产量56万斤,接近60万斤,而且当时茶价比较高。虽然老人们记忆中具体的年份有一年差别,但估计正是1954~1956年这几年,是六堡茶在建国后,经过扩大种植后的又一个鼎盛的复兴时期。
  据中茶梧州公司的资料显示,中国茶叶总公司梧州支公司创建于1953年11月,1954年1月改为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广西支公司梧州办事处,隶属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专门从事广西六堡茶的生产和出口业务。
根据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回忆:“当时,中茶公司成立后,中茶公司“接收”了当时的许多的茶庄,结束了茶庄收茶的历史,也结束了六堡茶自茶船古道直接经封开、都城直到广州的历史。之后,由中茶公司委托供销社在六堡收的茶,运送到当时新成立的梧州茶厂。”老人回忆,在1956~1957年左右,改为采购局,之后在1958年又改回供销社负责收购六堡茶。
 
陈振东老人把笔者领到屋外,指着远处连绵的山丘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曾经是连片的茶园,非常壮观。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四回 出口换汇 政府扶持鼓励



由于六堡茶一直都是以出口为主,这时候更是肩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1957年出版的广西省(当时为广西省)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采制方法》上还记载着当时宣传扩大茶叶出口特殊的意义的说法:“出口一吨茶叶,可以换回10~12吨的钢材或20吨汽油,180担茶叶可换回一部新式拖拉机,1950~1956年全国出口茶叶的总值可换回钢材186万吨或拖拉机34484部或喷气式飞机4965架或25000千瓦发电厂52座。”书中还记述有:建国后,“几年来政府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如预购、贷款、全部收购、提高茶价、技术指导等方式加以扶植,产量逐渐得到增加,品质也提高很多……”同时还“大力发动群众开辟茶地和复垦荒芜茶园,并加强现有茶园的护理工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生产,增加收入。”



  当时人们扩大种植生产,并到处学习取经。据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有人介绍说,湖南茶更高产些,并从湖南江华引种了相当多的茶树种苗。不过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引种的湖南种茶树树冠更大,但叶子没有本地种密,并不比本地原种高产。而且,本地种的茶树茶味更好、色泽也较湖南江华种更好。老人还倒出茶壶中的六堡茶给笔者试品并说:“六堡原种茶特有的浓、醇的味道,湖南茶是没有的。”


老人回忆:“当时我们发展六堡茶种植的干劲是很大的,茶园一共有三级,公社有连绵800多亩的公社茶园,每个大队又各自有大队茶园,也有八百多亩,生产队也有自己的茶园,有一千多亩。不倚、四柳、高枧、梧桐、理冲、公平等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当时为了可以专门发展茶叶种植,有几个茶产区是不需要交征购粮的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五回 改良技术 生产迅速扩大 在六堡镇的老茶人的回忆中,建国之后的几年,一直到1958年,六堡茶的生产和种植得到高度的重视,产销非常兴旺。很多荒山被开垦种茶,在种植规模上不断扩大。常常派员外出学习交流并改良提高种茶制茶技术,并引种各种优良茶种进行试验,如当时就曾引种云南大叶种和湖南江华的茶树品种做种植研究。至今在一些茶山遗留下来的仍有这些品种的老茶树根。
  在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中,更是不遗余力。《茶叶采制方法》就是当时编印的一本专门介绍六堡茶种植、采摘、加工等的农科普及书籍。在这本书上,还提到当年“为了提高品质,适应内外销需要”有部分县的茶叶茶区进行“青茶改制”,很多地区做六堡改进质量,还“取得了初步成绩……今后除仍应大力组织茶农进行改制提高质量,合理安排,培植茶园与采制茶叶的劳动力,贯彻工分互利增加产量……(并)编写各类毛茶初制方法……以帮助茶农提高技术,改进品质。”通过这些字眼,我们还可以看到建国后发展六堡茶大规模推广种植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除了在这些方面推广,这本书还介绍推广当时创新制造出的很多制茶机械,如木制的水力揉捻机,利用水力推动,书中描述“一天可揉5~6千斤”,非常惊人。
  岁月沧桑,这种当年茶农们当家做主,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明出的“木制水力揉捻机”现在大多无存,在鸳江丽港六堡茶美食长廊的老板陈伯昌在很多年前找到了完好保存至今的一台,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就存放在他的美食长廊中,供人们参观和了解六堡茶发展的辉煌历史。

  不倚、四柳、高枧、梧桐、理冲、公平等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当年曾经有一些茶产区是不需要交征购粮的。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六回 沤置隔夜 实践形成工艺   黑茶源于何时?传统六堡茶的工艺是在何时基本定型?对此业界有诸多探讨。说起六堡茶的这段历史,笔者试着从工艺形成的角度做一下分析。
  一种比较权威的学术观点是:唐朝之时,茶叶是蒸青饼茶,陆羽就以烹茶方法不同而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到了宋朝,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宋朝贡茶种类较多,不是片茶就是腊面;散茶是宋末的产品,花色也不少。
  到了元朝,团茶逐渐被淘汰,散茶大发展。一直到了明朝,茶叶开始脱离单纯绿茶的做法,“原始”的发酵工艺开始出现。在长期的茶叶采制劳动实践中,人们发现经过发酵的茶叶做出的茶叶别具特色,于是人们逐步做出了红茶,黄茶、黑茶。具备黑茶工艺雏形的六堡茶最早应起源于这个时期。
  根据老茶人陈振东回忆,以前一直以来的传统做法,是杀青后,揉捻,堆放隔夜,再烘干。至于形成这种做法,有其本身原因:在一般茶农家,由于要兼顾其他农活,从一早采摘茶青,到晾青,之后杀青(当时是手工炒),再到揉捻(当时是用脚踩),做好已经是比较晚了。于是,沤放一晚,明天再烘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当时,烘干是用一个当地称作“甑”的竹编箩筐,一次只能够烘几斤最多不过十多斤的毛茶,而且,往往烘干一批,最起码需要1~1.5小时。其他揉捻好还没烘干的六堡茶,都需“沤”放在一旁等待。
  六堡茶的后发酵工艺很早就形成了,历史相当久远。在六堡镇很多老茶人的回忆中,烘干前的“堆放一夜”的做法,是很早之前就是这样了。至于这样“堆放一夜”原因,其实一定程度上源自于当时的一种烘干工艺的滞后。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很快发现,这样经过堆放一夜的六堡茶,让茶叶于空气充分接触,汤色变成黄红色,苦涩味变得醇和,更为好喝,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于是便逐步形成作为一个工艺而固定下来。
  这种工艺的形成,估计得益于早期六堡茶行销粤港澳等地时,得到市场追捧而逐渐定型下来的工艺。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随着六堡茶产量的提高,在烘干技术没有大幅改进的情况下,这种烘干前“沤放”一边,等待烘干的做法,就更为明显。对后来逐步形成六堡茶特有的黑茶后发酵沤堆工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七回 堆放发酵 早期渥堆雏形   
  后发酵工艺做法久远,在六堡镇老人的回忆中得到证实。
  手头可查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57年6月出版的广西省(当时称广西省)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采制方法》上明确写着:“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乡,炒制比较特别,既不是红茶,也不是青茶,是我省特有的特产,所以就以产地定名叫做六堡茶。主要的特点是杀青、揉捻之后,堆放几点钟进行后发酵后,再行干燥……”这里就明确地提到工艺中的“堆放”几小时的“后发酵”工艺。
  并且,书中还明确地说:“发酵又和制红茶有些相似,但红茶不炒即发酵……六堡茶炒过才发酵,发酵时间相当长……所以,又叫后期发酵茶。”
  而且,在这本书中记载的中,将“堆放发酵”作为一项工艺明确写着:“发酵的方法是:把揉好的茶叶解块抖散后,铺在大簸箕或篾簟(作者注:竹制席子)上,厚约三四寸,让它自然发酵变化,经过一夜,约六七点钟的工夫,茶叶由青绿色变为青黄色……”可见,这些“后发酵”做法已经在当时作为一种成熟工艺,印发书籍加以推广统一。
  从这本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六堡茶的这种“后发酵”作为一种工艺进行生产,比普洱熟茶的1974年的普洱熟茶生产要早很多。
  在《制茶学》这本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中有关于六堡茶初制渥堆的描述:“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苦涩味减除,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转变。”“渥堆叶堆积厚度依气温、湿度、叶质老嫩而定,一般堆高33~50厘米,若用箩筐渥堆,每筐湿坯20公斤左右。气温高时薄堆,嫩叶薄堆,老叶厚堆压紧,渥堆中翻堆1~2次,将边上茶翻入堆中,促进质变均匀。渥堆时间,视叶质老嫩、气温高低和天气等情况不同而异。一般气温低、雨天,叶质较老,渥堆时间略长,反之,则较短。通常为10~15小时。”
  从这些做法中,依然可以看到六堡茶初制时,“堆放墙角”或“用箩筐湿坯渥堆”这些传统做法,也可以看出后期熟茶沤堆工艺的雏形。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八回 后发酵茶 先于普洱熟茶  +
 在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的一篇《云南熟茶》第一句话就说到:“众所周知,云南生产熟茶始于1974年。”里面考证道:“我查阅了与紧压茶生产有关地区大理、版纳和思茅的文史资料,1974年以前都没有熟茶生产的记录。”他文中还记述了:“1948年以前,云南只有紧压茶到港。50年代初云南货到港大部分改为散茶。”
  而恰恰是建国前后的这段时期,正是六堡茶在粤、港、澳、南洋一带以箩装散茶形式风靡一时的时候。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云南普洱茶同样以散茶的形式冲击市场。这个期间,受六堡茶沤放后变得醇香的启发,香港茶商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地窖、仓库等特殊温湿环境,用人工方法促进六堡茶、普洱茶的后发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至五十年代后期,香港的茶楼逐步以这种“发水茶”为主,消费者普遍喜欢喝有陈香味红汤褐底的熟茶。
  邹家驹先生的书中还记述道:上世纪“50年代,内地同香港几乎没有沟通,但香港人工发酵普洱茶的消息还是传了进来。1955年11月2日,(云南)省公司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由于缺少资讯,试验不了了之。”而经过多方学习、探索,最后,才在1974年成功生产出普洱熟茶。
  据梧州茶厂的老工人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经有云南来的同行到梧州茶厂学习后发酵技术制作熟茶,据说,梧州茶厂还保留着这方面的资料。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十九回 浮夸成风 茶场改种木薯

  六堡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这次兴盛没有持续多久。

  据六堡镇的老茶人回忆,在建国初期,六堡茶初制仍是由各农户分散进行,而且,土地归农民所有,种茶的经济效益较好,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经过了1956年近60万斤的生产高峰后,在1958年,开始搞公社化、三面红旗(作者注: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于1958年相继出台。)使当时刚刚复兴的六堡茶生产又日渐衰落。

  据当地的老茶人回忆,1955~1961年,当时的六堡公社(乡)人均口粮也比较低,尤其是国家对粮食实行了统购统销以后,由于当时所定六堡茶价偏低,茶区口粮少。时值困难时期,不得已,农民为了‘有吃的,不饿死’,开始在茶山上种木薯等。

  老茶人陈振东回忆:“1959年,上面又加重征购任务。人们只好上山种木薯。”说起这个,陈振东老人痛心疾首:“1958年,当时正是‘三面红旗’的热潮,在全国处处‘大跃进’的背景下,各地‘浮夸风’盛行,都把产量虚报,严重脱离实际,而且越演越烈,上面不断增加征购任务,上交额不断增加,人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只好种些能填肚子的东西,如木薯之类,把茶园逐渐丢荒。”

  “大跃进”运动持续了大约3年,到1960年底逐渐结束,但六堡茶的种植生产已经是元气大伤了。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离线漠北孤烟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8-11-01
第二十回 申请减征 难现往日辉煌

  老茶人陈振东回忆,由于定的上交任务过重,眼看当时的公社社员均无心种茶做茶,茶场也缺少了护理。蕨类、野草等渐渐长得比茶树还高,眼看茶园日渐荒芜,陈振东心情沉重,总想为大家做点什么。

  他回忆道:“当时大概是1960年左右,一次,自治区要开茶叶会议(在南宁),我们和长发区是产茶区(作者注:长发、六堡是当时两个主要产茶公社),长发去一人,六堡乡名额是他去,另一个是不倚当时的生产队长。于是,去之前就准备好一份材料,在会上争取到了发言,他在会上说,‘现在增加了我们的任务,我们不得不做,但任务太重了,难以完成。现在困难时期,为了不饿着,很多社员在茶场里种木薯,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减产。认为要搞好这个六堡茶,必须减少征购任务。’还说,‘我们就得一双手,原来是种茶的,现在要去种木薯,因为不种就没得吃了。’”之后,陈振东还把带来的材料拿去,结合当时六堡的情况跟上面谈,几经争取,最终把六堡乡的这个茶叶上交任务降了下来。

  “减了上交任务之后,茶农和公社好一些。算是为六堡人民做了些事情吧。”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到这里,有点宽慰地笑了。

  据老茶人们回忆,经过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设,六堡公社茶园已经是很具规模了,公社下一级大队有大队的茶园,生产队也有生产队的茶园,一共有两3000亩。在60年代初期,六堡公社还成立了初制精制合一的六堡茶厂,既收购鲜叶加工毛茶,又收购毛茶加工精制六堡茶。

  成立了大队和公社以后,在六堡公社的不倚、四柳、高枧、梧桐、塘坪、理冲等大队先后成立了茶叶初制厂,采用水力带动的揉捻机,将全大队大部分茶叶集中在大队茶厂加工,后来发展到连炒茶(杀青)也采用了水力辅助的炒茶机,后来又搞出了专门的大型烘干炉灶。

  虽然是有这么规模,上交任务也不再高不可攀,但真正制约六堡茶发展的其他因素依然存在,上交任务的减少,只是让茶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得到短暂的喘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六堡茶的产制依然难现往日的辉煌
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