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73阅读
  • 15回复

关于铁观音的制法-兼谈传统观音和新型观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04-20
晚甘园主人本周末将前往内安溪访茶,并将和安溪茶人共同探讨观音的传统制作方法和现代制作方法。
届时将发回详细报道。
离线茶心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04-20
我很想学习
品茶可清心,清心可品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6-04-20
关于铁观音的争论,这几年,随着观音在乌龙茶市场上的一支独秀,从未停止过。
大多数茶友认为,目前市场流行的观音,已经偏离了传统,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但对于“传统观音”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制作工艺和“现代观音”到底有何区别?则尚无统一的认识。
有茶友认为,目前观音的制法可以归纳为:“饱青炒”“消青炒”“回青炒”“拖补炒”“当天炒”“隔天炒”等等。采用“拖补”的制法属于新型观音,在市场占有的份额最大。而传统制法(即消青制法)往往卖相不好,得不到好的价钱,市场占有率较低。
其次是关于“新型铁观音”走的这条新路子,是走得对还是走得错了?众说纷纭,又很难取得一致意见。
有人认为,市场就是硬道理,顾客就是上帝,只要好卖就行了。
也有人认为,新型观音标志着观音在走向衰微、没落。长此以往,观音将不再是观音了。
甚至有茶友简单断言,新型铁观音发酵轻,伤胃。持这样的言论的,不在少数。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4-20
-    
    目前,安溪观音的主要制法有三种,即“回青、打青和拖青”。每一种制法都要经过“杀青、摇青、炒青、包揉”等工序,基本方法是大同小异。三种制法的差异,主要在于“摇青”这个环节上。
  我们来看看三种做法在摇青这个环节上的差别。
  1·回青(大回青)制法,其摇青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次摇青,大约3-4分钟,第二次摇青,15分钟左右,第三次摇青,约30分钟,第四次摇青60分钟以上。每次摇青之间,相隔约1个小时,摇完后,置于筛子摊晾。1、2、3次摇青,顺做至中青;而第四次摇青,要摇到茶青至死而又复活,是为回青。
  上述的时间,并非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季节(温度、湿度等)和茶青(老嫩程度等)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4-20

  2·打青做法,其摇青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次摇青,大约2-3分钟,第二次摇青,12分钟左右,第三次摇青,约20-25分钟,第四次摇青30-35分钟。每次摇青之间,相隔也是大约1个小时。而第四次摇青,要摇到茶青的青味完全消失为止,也不能有杂味。第四次摇青的时间掌握较难,也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打青做法的茶青,在摇青完成后,最好马上入锅进行炒青。其炒青时间,一定不能超过次日的中午。(这是打青和拖青的最大区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4-20

  3·拖青做法,其摇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摇青,大约2分钟,第二次摇青,4-5分钟左右,第三次摇青,约10-15分钟。
  第三次摇青以后,将摇好的茶青,置于空调间,静置至次日下午以后,至茶青的臭青味完全消失,才可以开始入锅炒青。由于茶青静置时间长,制作时间拖延至第二日,因此称为拖青,又叫拖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4-20

    以上是目前安溪流行的三种主要观音制作方法。实际上,安溪茶农在观音的具体制作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变化。
    那么,传统的观音是什么样的做法呢?笔者就此问过一些茶农,他们认为,传统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观音的“中熟”做法,或“大熟”做法。传统做法和目前流行做法的区别,也在于摇青。只是,摇青的轻重程度和流行的观音大有不同。(我先睡个午觉再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4-20
此行到安溪,笔者将与茶友“长坑观音”同行。
在长坑住上2-3天,拜访多位有经验的茶农,到制作实地对安溪观音的流行制法,以及传统制法进行一番粗浅的探究。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4-20

    不管是以上三种的哪一种,还是人们所说的“正做”的,只要是现在流行的观音,其茶汤的颜色,都以清澈浅绿为主,因为摇青时间较短的缘故。
  但是,中熟和大熟的做法,就不同了。
  一般来说,中熟的做法,第一次摇青,就要用20-30分钟,第二次、第三次又逐渐增加,视茶青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候还会有第四次。
  这样摇出来的茶青,边缘是红色的,很明显的“绿叶红镶边”。
  不过,这样作出来的观音,其茶汤的颜色偏黄,有的甚至偏红,俗称“红水”,不符合流行市场的要求,因此,采用这种制作方法的人,很少。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4-21
在晚甘园主人的记忆中,茶汤颜色金黄透亮,带有明显的兰花香气,滋味醇厚,十分耐泡的,那就是传统的观音。
喝观音,喝了将近30年,笔者一生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善忘。
是金黄色的茶汤,而不是今天的清澈的浅绿色,更不是发酵过度呈现出的“红水”。
不过这种茶的制作难度,据说相当高。
不管如何,总会见分晓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