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90阅读
  • 369回复

朝花夕拾杯中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ks

只看该作者 360楼 发表于: 2018-03-06
  刘老师露面了。哈哈
几千字吧,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我仔细读完了
同样在春节,也泡了两次刘老师的老枞水仙,真心舒坦。我也一直喜欢水仙远远多过肉桂,大概是觉得肉桂比较张扬吧。
看老师的文章,感觉你有点像《穆斯林的葬礼》里面的老玉工,时间越长,跟玉融入一块了。这茶,慢慢的把你的灵魂占据了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只看该作者 361楼 发表于: 2018-03-07
回 jks 的帖子
jks:[表情] [表情]  刘老师露面了。哈哈
几千字吧,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我仔细读完了[表情] 。
同样在春节,也泡了两次刘老师的老枞水仙,真心舒坦。我也一直喜欢水仙远远多过肉桂,大概是觉得肉桂比较张扬吧。
看老师的文章,感觉你有点像《穆斯林的葬礼》里面的老玉工, .. (2018-03-06 18:09) 

蒋兄新年好啊!稍稍得闲就会露面的。

只看该作者 362楼 发表于: 2022-02-04
Re:朝花夕拾杯中茶:牛年的反刍
朝花夕拾杯中茶之:  
                  牛年的“反刍”
                              

一晃就到了牛年的年底了。
这一年里,照例做了不少茶,也喝了不少茶。一年的光阴不能白过,那么多茶也不能白喝,好歹都要总结一番的,我姑且把它称之为牛年的“反刍”吧。
和往年一样,我对绿茶一贯地敬而远之。不是绿茶不好,而是首先自己不生产,喝的也少,只能搁置不论了。再者,绿茶贵新,一般来说陈年绿茶的品饮价值都大打折扣,也就没有收藏的必要了。话说回来,好的陈年绿茶也很值得品鉴,这里且按下不表。
其次是红茶,虽然我对红茶的热情一直都在。但毕竟这几年红茶做的少了,存的也少。仓库里的红茶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数是被动存下来的。本身就是全发酵的茶,转化的空间极小,何必特意存放呢?
算起来,去年一年里,茶叶方面,主要是做了一些自己茶山的乌龙茶和白茶,包括永春和云南的;还有就是普洱茶,新的和老的,都收了一些。
说到涉足茶行业,我应该从2006年算起,那年创办了晚甘园,并且年底亲自在云南永德呆了一个月,订制了晚甘园第一批纪念茶(忙肺)。2007年底,在永春租了百年老茶园。次年春也就是2008年春季,第一次开始自己做茶。从普洱茶算起,超过15年。从自己茶园做起,也快要15年了。现在,我引以为傲的,是我拥有的茶仓。以乌龙茶、普洱茶、安茶、白茶为主的,有自己生产的,也有收藏的,总体的数量,略有可观。这个茶仓,年年都在发生变化,进多出少。

只看该作者 363楼 发表于: 2022-02-04
首先,去年的茶仓,变化最大的是安茶。我是2013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访祁门安茶的,也是同时收藏了我的第一批安茶:孙义顺(已故汪镇响老先生)2012年一级安茶。正是这批茶,把我一下子变成了安茶的忠实追随者。之后,15年收藏了第二批安茶:2014年贡尖,也是孙义顺(汪老家)的。15年之后,就不满足于购买,而是开始大量订制了。16-20年的荒山茶,17-21年的野生茶,都是后来自己定制的。记得2016年的荒山茶,是五千斤的定制计划,实际上到手也有4600斤了。
去年一年里,在安茶方面,我除了自己定制加工古树安茶到野生安茶以外,也增加了常规安茶的收购量。
茶友们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是安茶?说来也巧,安茶的优点,恰如其名。安茶,是一款令人心安的茶。
首先,我之所以看中安茶,是因为看中了祁门那一方水土,安茶,就是那一方水土的产物。位于皖南徽州地区,黄山西南麓的祁门,是我目前探访过的茶叶产地中,气候、生态最好,水污染最少的地方。甚至超过了我自己常年居住并引以为傲的永春。特别要提的是,祁门县境内的河流众多,制作安茶的茶园多数沿溪流两岸,分布于低矮的山谷中。印象中比它干净的只有新疆哈纳斯和西藏尼洋河,可惜新疆和西藏都不产茶。安茶的生长和制作,离不开环境和水。祁门的生态,令我心安。
其次,就是安茶的转化。安茶的转化,要求不像乌龙茶和普洱茶那么高。除非特殊情况,安茶随便存放,也不会产生普洱茶常见的霉变现象。而且,只要给它3-5年的时间,安茶就能变得较新茶适口许多。所以,安茶的转化,不像普洱那么难以预测,令我心安。
其三,不得不提到安茶的品饮效果。实话实说,安茶的品饮之美,远不如乌龙茶和普洱茶等,无论是香气和滋味,新茶就不用说了,可以用难喝来形容;就连老茶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要论色香味,安茶在各类茶中,远远排不上号。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喝安茶呢?我认为,茶如其名,安茶,是一款能够让你身体舒适安然的茶。它或许并不具备出众的色香味,但是,饮用安茶,身体的感觉特别舒适。安茶,尤其是陈年安茶,它没有很强的刺激性,令人惊艳的美感(香气和滋味),但是它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一款特别容易接受的茶,无论何时何地,饱腹空腹,暑热冬寒,当我们为该喝什么茶感到犹豫不决时,安茶,常常成为我们最为简单直接的选择。不需要繁琐的冲泡步骤,也不需要集中精力来欣赏,也不必顾忌是否寒凉伤胃,反正,你只要安心地饮用就是了。古人云:安茶,能安人的五脏六腑,故名安茶。我想,这里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目前安茶的市场价格来看,安茶还是有较大的升值空间的。5-7年的安茶,品饮价值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不必像普洱茶那样,要等到15年左右。
自己手里的安茶,目前较老且有一点存货的,就是10年的贡尖了。
说起10年贡尖,还记得是18年从祁门当地收来的,当时这款茶由于存放的原因,还带有一丝丝仓味,可以说是轻微的霉味。稍微敏感的喝茶人都会感觉到。有的茶友就表示不喜欢。我自己当时也仅仅能接受,并不是很喜欢。但是,同时寄给了广东的茶友,他们却表示很喜欢,对那一丝丝仓味,他们一点儿也不介意。
我把那款10年贡尖单独打开外包装,放在茶仓里。半年过去,仓味明显减少了。再过了两年,这个仓味就变得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了。现在,这款12年陈的茶成了宝贝。对我来说,想了解陈年安茶转化的方向,它是一个最重要的参考样本。
除了2010年贡尖以外,2016和2017年我从已故汪镇响(孙义顺传人)老先生那里订制的荒山安茶,现在也已经到了适饮期。而我一直很看好的2018年的野生安茶,茶气足,茶性烈,估计还需要再过一两年才会变得适饮。我现在茶架上,品饮频率较高的安茶,还有一款茶,就是2015年贡尖。这批茶,是在汪老去世前,从他手里收过来的。目前为止,它的转化表现令我满意,是我认为的安茶中的珍品。去年被一些识货的茶友拿走了一二十件,现在这款茶就很舍不得出了。

只看该作者 364楼 发表于: 2022-02-04
安茶需要转化,才能变得适饮。安茶的转化,和时间有关,也和储存环境有关。这个问题,目前还很少有人进行探究。我自己,从13年正式购买安茶,到今天也仅9年而已。对安茶的转化,也只是有了初步的认识。简单总结一下:我在永春的茶仓,为旧学校教室改造而成。我把朝外的所有窗户都封闭了,仅剩下朝内一边的窗户。所有的门窗,平时一概紧闭,窗子都加了一层厚厚的深色窗帘,为的是避光,白天进去,也需要开灯。没有人的时候,茶叶在里面,就像是半睡眠状态。
永春年最高气温38°,最低2°。春天潮湿,闷热,温度在15-25°之间,湿度常常高于85%,是一年中转化最快的时候,安茶中含的水分逐步增加,如果不小心,很容易发生霉变(普洱茶比安茶要更小心),不过只要茶仓的门窗注意关紧就好了。夏天,温度在28-38°之间,继续转化,但由于较春季湿度下降(60-75%),转化速度反而放缓。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夏天气温高,如果不注意控制湿度,任其高温高湿发酵,则很可能转化太快,导致霉变或者消耗养分太多而茶叶滋味变空变淡,这一点不可不防。
秋冬之际,气温下降,转化变慢,并且由于湿度下降(冬天经常在45-65之间),安茶实际上处于半休眠的状态。此时的安茶,含有的水分逐渐变少,如果注意茶仓空气保持流通,安茶中的水分、杂味都会走掉一些,口感重新变得纯净。一年四季,为一个循环,并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比如空调、加湿器),改变茶仓的温湿度,要做的,仅仅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而已。我估算了一下,在我的茶仓,正常情况下,5年,安茶的转化,就可以达到初步适饮了。
顺应四时,善而藏之,就是安茶的转化之道。茶和人一样,都需要“养生”,养生之道,人茶一也。
另外一款安茶,也想特别说明一下,就是14和15年的精品特贡。安茶的等级,一般分为一级,毛尖(有的厂家在一些年份也将之归入一级和贡尖),贡尖。有的厂家比如孙义顺汪家在某些年份在贡尖之上,还会增加特级贡尖,特级贡尖之上,还会增加精品特贡。由于特贡,尤其是精品特贡,成本高,价格昂贵,一般少有人问津。我也不例外,购买的特贡和精品特贡全部加起来也不到15件。特贡和精品特贡之所以不受欢迎,除了价格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转化慢。不过,2015年的精品特贡,经过6~7年的转化,终于迎来了它的适饮期。而且,以芽头为主制成的精品特贡,嫩度极高,转化后,别具风味。我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
关于安茶,还想啰嗦几句。有的茶友说,他也在市场上买了安茶,不过不好喝。我想说的是,安茶虽然是一款小众茶,不过,也是良莠不齐。目前安茶的生产厂家也有几十家了,质量有保证的,并不多。生产源头就已经够乱的,市场上的一些“老安茶”,就更难说了。

只看该作者 365楼 发表于: 2022-02-06
朝花夕拾杯中茶——牛年反刍之普洱茶

从2006年至今,我参与普洱茶的制作与收藏,已经超过15年了。
对普洱茶的前景,我是十分看好。不过,我看好它,并不是因为普洱老茶好喝,也不是因为各个山头的特色迷人。说实话,好喝的普洱老茶,我极少遇到。尤其是被一些人夸得神乎其神的老茶(具体是哪些恕我不具体指出),我并不认可,甚至觉得那纯属忽悠。目前市场上的老茶,多数是炒作,甚至可以说是做局诈骗。那么,新茶呢?山头茶,易武、班章、昔归、冰岛,难道不香吗?我本人非常喜欢普洱的山头古树茶,可问题是:新茶再好,也不适合常饮啊!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胃。我劝茶友们还是不要轻易拿自己的胃来作尝试,我自己曾经有过惨重的教训,07-09年,新生普喝得太多,导致胃肠不顺,一喝茶,动辄腹泻,过了好长时间才调整过来。现在的我深知胃的重要性,一直小心调养,新生普可以试品(工作原因,也必须多试),但绝对不能作为日常饮品。好多茶友自诩“铁胃”,一直“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后果可想而知。他们未必有我这样好的条件来修复自己的胃肠。爱茶,却只能看着别人喝茶的痛苦,不少茶友现在正在经历着。
既然没遇到什么好喝的老茶,又不喜欢新生山头茶,为什么我还看好普洱茶的前景呢?其实,我看好的,并不是普洱茶的前景,而是云南举世罕见的古茶树资源和原始的未受破坏的生态。云南的古茶树生态环境和资源,是世界茶叶的宝藏。正是那一切吸引着我,一次又一次地走向云南的大山深处。云南,是我最常去的也最想去地方,我对它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我常住的福建省。
我相信,好的老茶,必须是在好茶的基础上,经过良好的仓储转化才能产生的。之前市面上所谓的林林总总的老茶,在当年并不一定是好茶,比如大厂的常规茶,以高肥高药的台地茶为主,其品质和我们今天的好茶—山头古树茶相去甚远。我完全不相信坏茶放久了就能变成好茶,那不是神话,是骗人的鬼话。再说到茶叶的转化,目前为止,我们对它的认识和研究还在初步阶段,一款好的老茶产生,偶然性的因素居多,更多的是靠运气,而不是科学知识。
我坚信,从源头做起,好茶+好仓储,加上时间,好的老茶也就离我们不远了。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这是我看好普洱茶的根本原因。

只看该作者 366楼 发表于: 2022-02-06
盘点了一下去年一年里喝过的普洱茶,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能够符合我预期的、转化良好的还真不多。
2006年的忙肺谷花茶和07年的邦东紫茶,从现阶段转化表现来看,邦东紫茶有后来居上之势。07紫茶,水中含香的特点很明显,似乎还可以继续期待。06忙肺,新茶到10年一直表现不错。但是现在喝,并不出彩,感觉香气和滋味都有点“空”了。也许我应该再多试几次,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
10年春的娜罕,是我自己的普洱茶中表现最好的,香气在茶汤中的体现很完美,口腔中感受到的香气超过鼻腔中闻到的。茶汤的滋味,厚且滑,苦涩仍在,但已变得很轻微。耐泡度极佳。这款茶和同类茶PK,表现非常突出。相比起来,11年春的娜罕古树,则是香气很好,汤感却弱了一些。
老鹰山连续做了8年,算是我们的重仓茶了。这款茶的转化究竟如何?试了2013年的晚甘园纪念砖,感觉还是令人放心的。8年的时间,并不足以判断一款茶的转化,只能以待来日了。
    自己收藏的茶中,有一款非常出彩,就是2008年的困鹿山。当年做了是个普洱名山,包括六古、景迈、邦崴和纳卡。这么多年下来,唯有困鹿山表现令人满意。遗憾的是,这款茶我也仅剩下3砖了。
在线雪泥鸿

只看该作者 367楼 发表于: 2022-02-06
回 晚甘园主人 的帖子
晚甘园主人:盘点了一下去年一年里喝过的普洱茶,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能够符合我预期的、转化良好的还真不多。
2006年的忙肺谷花茶和07年的邦东紫茶,从现阶段转化表现来看,邦东紫茶有后来居上之势。07紫茶,水中含香的特点很明显,似乎还可以继续期待。06忙肺,新茶到10年一直表现不错。但 .. (2022-02-06 10:30) 

现在的困鹿山古树价格已经高不可攀了!
离线灵岩人

只看该作者 368楼 发表于: 2022-02-24
离线lc8121

只看该作者 369楼 发表于: 2022-02-25
找刘老师搞点安茶喝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