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六堡茶百年盛衰
回帖:第十回 工艺形成 或受穗港影响
  由明至清以来,制造销售茶叶都是按照习俗相沿。一般是由茶农随采随制,经过简单加工后(杀青,烘干),售于茶行或茶贩,再转运各地。后来,随着茶叶出口大增,需求日益增大,加之南洋市场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同,茶商往往将所收来的毛茶,经筛选,再加工精制后,重新包装,扫上“唛号”之后再行销售。此种做法易于操作,而且能够保障茶叶品质,一直颇为盛行。
  据87岁的李旭秋老人回忆,最早在他5~8岁时听其祖母说起,曾经最早有茶庄直接将茶青略作加工后,直接运往广州进一步加工的做法(按其年龄推算,这种做法估计是110~130年前的事)。
  不过,很难避免装箩的茶青在长途的运输后,品质发生变化(如叶边发红等前发酵等)并对茶叶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这种做法有着相当的局限性。
  不过,从老人回忆的这个工艺的演变过程看,六堡茶的制茶工艺,有可能是受广东影响,也就是说,有可能在长期的供货中,逐渐形成了按照广东或香港茶商的要求,在做茶方法上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后来的制茶工艺。
  老人还说,记得当时已经有简单的机具将茶压成“如罗庚形状”的茶饼的做法,这种形状已经非常像现在的茶饼形状了。
下一页 (1/2)
下一楼›:第十一回 日寇侵华 产量一落千丈
  六堡茶自明清以来出现的鼎盛期,在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 ..
‹上一楼:第九回 竞争激烈 茶商频出奇招   
当时收茶的店铺大多已不复存在,唯一完好保存至今的是当 ..

查看全部回帖(3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