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酒虫:这帖开的不错,顶一下,
求教: 汝窑杯的开片大小,开片的匀称性能受控吗?或施些小技略有控制. (2013-04-12 23:29)
谢酒虫大哥支持。对于您的问题我是外行的很,所以上百度扫了个盲,发现这玩意儿水深得说。下面摘录几段比较靠谱的,还望园子里的高人多指教。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汝窑是高温釉,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次是胎,之后上釉烧制后方为成品。胎土和釉料在出窑时都要收缩,而窑工们精确地计算出收缩差,从而形成开片。汝窑的片纹有很多种,冰裂纹、鱼子纹、蝉翼纹(又名蝇翅纹)等等,也有不开片的。要做到控制开片的形状和大小是很难的,要求在胎土和釉料在出窑时精确地计算出收缩差。才能人为控制好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