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普洱日记
回帖:我第一次见到昔归渡口的时候,便惊讶于它的非凡的美丽。两岸青山,拥抱着那一湾碧绿得令人心醉的江水,那条木船,不知道渡过了多少南来北往客,就静静地泊在一棵大树下。那一刻,我怀疑我来到了沈从文笔下的古老“边城”,甚至揉揉眼睛,书中描写的历尽沧桑的老人和他惹人怜爱的孙女翠翠会不会就出现在眼前呢?江水清清,江流宛转,两岸倒影,波心荡漾,而波心中那抹令人心醉的嫩绿,如此柔软,仿佛触及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位······
从少数民族语言到音译成汉字“昔归”,这个美好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除了“朝出昔归”的渡口含义,昔归一词甚至会让我们联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脍炙人口的《诗经》名句。
从渡口往回走,一条小路通到了忙麓山。
彼时的昔归茶园,交通不便,前来的人较少,生态保持的不错。印象最深的是,忙麓山在澜沧江边上,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茶林混生。土壤是带有沙粒的赤红壤,有机质含量高。古茶园周围的森林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季雨林,那时候的树林间,还能经常见香樟、红椿、大叶榕、橄榄、等植物,据当地人说,野生菌也极多,如鸡枞、牛肝菌,十分美味。每到雨过天晴,当地村民们便互相招呼着到忙麓山来采
下一页 (1/4)
下一楼›:晚甘园主人:说到昔归,未免叹惋,把我和普洱茶相关的一个帖子“壬寅岁末品昔归”放进来吧:
..
‹上一楼:说到昔归,未免叹惋,把我和普洱茶相关的一个帖子“壬寅岁末品昔归”放进来吧:
此茶可待成 ..

查看全部回帖(315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