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42阅读
  • 26回复

风雅圣经之 寻茶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万松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7-22
风雅圣经之 寻茶记

                                 


喝茶倒是成都人的习惯。
小时候都是喝父母发的劳保茶,三花。成都人从前都喝花茶,一花、二花,叶子嫩,有钱人才品得起;三花叶子老,梗梗多,但耐泡,朋友对了才抓一撮,有三花喝就简直眉开眼笑,合掌称谢,连呼好茶好茶。平时,大家常喝末茶,更便宜,更实惠。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认为三花是上不了台面的茶;但三花也有值得怀念的地方,口劲大,杀口,出汗后来一盅温而微烫的二开三花,极畅而爽。我们那里是钢铁厂,劳动强度大,温度高,出汗多,二十分钟从炉子上下来早已浑身湿透,只有浓酽的三花才有冲劲,口感强烈,解暑去闷,几大口扯下去,来一个大嗝,暑气全消,神清气爽!头花、二花反嫌太嫩,不杀口,不上劲,冲不开胸膈间的湿热。现在还记得起夏日放学打完球跑回家抱到茶壶灌水的情景,咕噜噜一口气下去,涩麻而杀口,长吁一声,畅快!这就是三花梗梗茶的魅力,和那个时代的气质一样,质朴、单纯、厚道、火热,我后来略喝过些好茶,但小时候喝三花的味道一直铭刻难忘。
现在的花茶叶子越做越嫩,据说卖不掉的绿茶都做成了花毛峰,花茶不象花茶,绿茶不象绿茶。与时俱进,和时代气质同步,人越来越娇嫩,茶也越来越“妖气”。也有人一直怀念老三花,我的一个姨父,八十多岁了,重庆人,喜欢喝成都花茶,来成都满街转,要找花茶,我送给他很多花茶他都摇头,不对口味,要亲自去找,要那种牛皮纸包的,上面有红戳戳,印了两个字。我明白了,他老人家要的就是老年间成都茶厂生产的花茶,红戳戳印的两个字是“三花”。也难怪,重庆比成都更闷热,三花的冲劲才解暑湿,软绵绵的“高档”花茶反而没有这个效果。
文字
离线万松行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7-22
喝绿茶是后来才流行的。记得九十年代初,大学刚毕业在中学教书,带学生去峨嵋山春游,暮春时节,山色空蒙,空气里全是新芽、山花的清香,从山上一路下来,毛孔开张,吐故纳新,汗出得很爽,微微觉得有些口渴,恰好路边有茶铺,就山泉泡上一碗。茶是峨嵋本地产的毛峰绿茶,喝上一口,顿觉吸入灵山清晨的雨露,阳光山林的气味,畅快无比。这是第一次领略绿茶的滋味,从此“着魔”,寻山访茶,过岭问泉,沉迷此道,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晓得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占全才有这种感觉,还不是仅仅茶的问题,盛缘难遇而遇,也算是与茶有缘。西湖龙井、君山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十大名茶不多讲了,好固然是好,但副作用是“烧钱”,而且不容易得到地道货色,尤其现在,稍有名气的茶叶,市场那真叫一个乱字。平心而论,川茶倒是质价比很划算的,尤其2002年前的蒙山茶,质量可以媲美任何江南的名茶,但价格却便宜很多。每年清明前到山上卖茶是一年中最盼望,拥有最多美好回忆的时候。蒙山甘露,干茶墨绿紧卷,沉甸甸的,白毫毕显,泡开后汤色淡黄绿,一股沁人心脾的春山晓雾之气息,蕴含蒙顶山水地气之精华,几口下去,尽扫一冬郁闷。02年后,这种滋味渐渐找不到了,从前用老茶树品种川芽头做甘露,这个品种香气重,但产量低,被后来的高产、外形好看却淡而无味的“良种”茶冲击,加之山下低丘的茶也冒充顶上的茶,每年选茶,劳神费劲,未必能找到像以前那种茶。交往十几年的茶商老余也无奈地说,没办法,大家将就点。
离线万松行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7-22
回顾起来,其实寻茶的失望多于收获。茶叶市场水极深,“南京到北京,卖的比买的精”,在这里体现得最充分,就绿茶而言就有产地、山头、海拔、季节、品种、农药残留、加工技术、干湿度等等指标复杂,如果是乌龙茶、普洱又有天气、做青、烘焙、转化速度等因素,茶商要懵人,简直太简单了,看起来差不多的茶叶,价格差十数倍是常事。这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到了惊人的地步,据说,外客户到安溪收铁观音,试品下来,谈价格,茶商伸出五个指头,客户一点头:“行,五百一斤成交”,茶商惊得差点把嘴里的烟头吞下去,连忙叫人去称茶装运,原来他伸出的五个指头是指五十元一斤(这个龙门阵好像是园里谁讲的)。
离线万松行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7-22
现在要喝点好茶,太难了。钱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讲,钱的“毒气”大,肯花钱得到好茶的机会大些。记得九十年代初,那时工资不过一二百元,有一种小盒的大红袍,10克还是15克,忘了,25元一包,那时开始玩紫砂、功夫茶,走火入魔,买来喝过,不错(现在你觉得这种茶该卖多少钱一斤呢?满世界都是一两百一斤的所谓大红袍,茶商还信誓旦旦地给你保证是正岩的,你敢喝吗?)。那时春熙路古籍书店边有个福建人开的茶叶店卖乌龙茶,生意不好,我好奇,买过。他的茶有好有坏,肉桂辛辣冲人,喝不惯;铁观音砂绿沉重带红点,放进壶里当当作响,那种香气滋味从此就丢不开了。福建人的铺子没多久就关门了,现在还有一个葫芦形的锡茶罐就是他的。后来天福刚登陆成都,松、竹、梅三种品级铁观音,味道还可以,价格就高多了。再以后,满世界都是绿汪汪的铁,以天福为首,几千大元一斤,味道不如福建人小铺几十元一斤的,从此不碰铁。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朋友拿了点大红袍,泡喝后大家都惊呆了,竟有那么好喝的茶,深刻懂得啥子叫岩韵,尤其是回口的蜜香,许多年后大家摆起来还记得那种滋味,借用某名家散文里的话叫“浓得化不开”。那茶没有包装,牛皮纸包的,到现在也不知道其来历,只是以后再也没有喝到这样好的岩茶。也不绝对,不要认为有钱就能买到好茶,你花三千、五千一斤买的完全有可能是垃圾茶。我自己就上过不少当,这也毋庸讳言,个中高手吃亏的不少啊,只是他们不愿说。茶商给你讲的多少多少年的焙火陈茶神话,你要少信,小心不要把人家的过期茶买贵了。好茶谁愿意冒险去焙坏?!
离线万松行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7-22
前几年学台湾,热炒普洱茶,动辄几十年的老茶,口若悬河的讲梅子香、樟木香,价格更是离谱。姑且不说号称几十年的老茶可不可信,就是真的老茶也未见得就好,我试过的某些老茶就是茶性已失,寡淡无味;更糟的就是霉败,黯淡紧喉,其实直接可以丢到垃圾桶里,堂而皇之标那么高的价格放在货架上实在有点怪诞,更匪夷所思的是居然还是买得掉,不可理解。当然,转化好的老茶确实喝起舒服,但价高不说,还难找。幸好,我胃不好,生普不敢喝,熟普不怎么喝,且又无缘遇好普,对普洱基本是叶公好龙,没有深染此“恶习”,不然我那几粒散碎银两可经不住烧啊!
现在,一年中没几次喝得到好茶,更多时候干脆喝矿泉水,自我安慰,无味乃为至味。其实这是遁辞,留一份关于好茶的美好回忆,比勉强用次品亵渎了茶要好。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7-22
相似的经历,寻茶不难,寻好茶难。
另外“杀口”一词,我们也常用。
离线酒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7-22
重庆,在那儿有过一段时间,
喝花茶的比较普遍,且口味浓重者多,
粗老叶做的大众茶,市场很大,
好文!
离线心平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7-22
平常心就好
离线江洪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7-22
好文。
离线mist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7-22
暮然回首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