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7阅读
  • 6回复

[分享]中国历代茶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碧螺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3
◎《茶经》(唐·陆羽)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大观茶论》(宋·赵佶)
  《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茶录》(宋·蔡襄)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①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煮泉小品》(明·田艺蘅)
  全书分十部分,记述考据并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大抵原本旧文,未能标异于《水品》、《茶经》之外。”按,田艺蘅序《水品》云:“余尝著《煮泉小品》,有取材于鸿渐《茶经》者十有三近游吴兴,会徐伯臣《水品》,其旨契余者十有三……”因知《煮》文在前,《水品》随后,岂可责之以“未能标异于《水品》哉?
 ◎《茶疏》(明·许次纾)
  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号南华,明钱塘人。清历鹗《东城杂记》载:“许次纾……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饮……所著诗文甚富,有《小品室》、《荡栉斋》二集,今失传。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该书撰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茶录》(明·张源)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顾大典《茶录.且引》)
 ◎《茶谱》(明·朱权)
  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宁王。谥献,故称宁献王。曾奉敕辑《通鉴博论》,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十种著作。
 ◎《阳羡茗壶系》(明·周高起)
  该书撰于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其主要刊本有:(1)檀几丛书本;(2)江阴丛书本;(3)翠琅()丛书本;(4)粟香室丛书本;(5)常州先哲遗书本;(6)艺术丛书本;(7)芋园丛书本。
 ◎《岕茶汇抄》(清·冒襄)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享受最好的,承受最差的
离线碧螺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3
《煎茶水记》唐·张又新
《十六汤品》唐·苏廙
《荈茗录》宋·陶谷
《北苑别录》宋·赵汝砺
《品茶要录》宋·黄儒
《宣和北苑贡茶录》宋·熊蕃
《茶具图赞》宋·审安老人
《煎茶七类》明·徐渭
《洞山岕茶系》明·周高起
《茶笺》明·闻龙
《茶解》明·罗廪
《茶寮记》明·陆树声
《虎丘茶经注补》明·陈鉴
《茶说》明·屠隆
《岕茶笺》明·冯可宾
《茗谭》明·徐勃
《龙井访茶记》清·程淯
《茶谱》毛文锡
享受最好的,承受最差的
离线彭友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03
哇,那么多
离线碧螺春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9-03
引用第2楼彭友2009-09-03 21:21发表的“”:
哇,那么多 [表情]

还不是很全的
享受最好的,承受最差的
离线望玉人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03
可惜1本都没有看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03
是呀,还有很多没有列出来呢。
离线酒虫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03
确实是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