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阅读
  • 3回复

薄壳仔田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南强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4-07

     闽北有种乡人称之“薄壳仔螺”的田螺。壳薄如蜗牛,洗净后置阳光下,看得到里边螺体蠕动。此螺长到鸡卵大者称“螺妈”,壳薄亦如鸡卵,棕黑油光,呈半透明状。

如此薄的外壳,自然极易破碎。所以,乡人烧煮时,一般不夹螺尾。吃时稍为用一点力就将肉吸出来了。这种田螺肉,也较之一般田螺鲜嫩。乡人的烧法,一般是起油锅,加葱姜酒糟辣椒爆炒,味道香、鲜、脆、滑,格外诱人。若大个螺妈,则用红酒清蒸。或挑出螺肉,炒大蒜苗,另有一种风味。一些乡人,烧煮时常加入一种野生桂树叶。这种叶子状若冬青,有一股类似桂花的香气,更加刺激食欲。看到一份关于文革时风头一时的王洪文的资料,说他最喜欢吃田螺。有一次到上海郊区视察,市场上一时买不到,当地政府竟动员了几十个干部冒着寒冷下田,摸了几斤来方才了事。我想幸亏王洪文没尝过这种薄壳田螺,否则,真不知要如何折腾呢。
薄壳田螺生长于乡人称之为“黄缸”的烂泥田。这种田处于两山峡谷间。因为两侧树木茂盛,阳光不足,又有地下水长年浸泡,土质寒凉,透气性差。再加山高路远,运输困难,所以乡人不愿多施肥料多花功夫。插下秧后就随其自生自灭,所以水稻产量极低。但这样一来,反倒给田螺提供极好的环境,让它安安静静地繁衍生息。
乡人很少专门到山间黄缸田去捡田螺。一般是干活时,屁股后面带一个小竹篓,碰到了就顺便捡起来。捡时也有不成文的规矩,大螺妈放生,小螺仔不捡,只要中等大小的。不过,若是来了贵客,遇上夏季天气好的话,他们也会去检。若干年前我曾跟去过一回。趁着月色,点燃一束松明火,跋涉数里山路,跳下齐膝深的烂泥。只见在熊熊的火光下,一只接一只田螺,伏在清彻的水里,伸着灰色的触角,缓缓蠕动着。也许是感到有人惊动吧,一刹那间就地一滚,和周围的泥土混成一体,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呢。尽管如此,还是被老到的乡人,用三个指头稳稳地捉了起来。不一会儿功夫,小小的竹篓便满了。于是呼唤一声,洗洗手脚,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可惜的是,这种天然美味,近年来已难觅其踪。菜市场上的螺是越来越多,然而都是厚壳的。最常见的一种,产于溪流中,手指粗细,硬如石粒,烧前非要用老虎钳使劲夹去尾巴,才能吃到一点肉。有时也有沾满泥浆的所谓田螺,外观与土产薄壳螺相似,仔细观察则发现其壳厚硬如老河蚌。其肉粗硬且有苦味,据说这螺产自江西鄱阳湖,亦非稻田中生长之螺。市场上既无薄壳田螺,便将希望寄托于乡下。下村时,数次指名要吃薄壳仔螺,最后上桌的田螺却还是壳厚肉硬。近年来乡人烹调技术大进,又发明了一种烧田螺的方法。选一色大螺妈,洗净后放开水烫片刻后捞起,竹签挑出螺肉,去尾剩头。另取猪肉,鸡蛋,肉剁碎末,蛋黄拌均后塞进螺壳,再将螺头肉重置壳内。然后加葱姜料油蛋清置大碗或盘清蒸。端上来时可谓色香味俱全。然而细细品尝,犹然不及当年随便烧煮的薄壳仔螺。再三询问缘故,这才得知:当年产薄壳螺的“黄缸”田,因山垅两边森林消失,地下泉水同时枯竭,早已不复当年自然环境。况且农民为提高水稻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田中包括薄壳螺在内的生物大量死亡。只有少数生命力特别强的幸免于难,但是为了适应环境,统统变的壳厚肉硬起来了。
离线sssol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4-07
闽北还有种“薄壳蚌”,福州话:NIUYANG
聚焦核心产区的明前茶
微信a190557982
离线心平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4-07
薄壳田螺广东的和广西的吃过都没有石螺(硬壳不是青色的)好味道,肉质也较爽。
离线灵璧石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5-04-12
好吃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