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86阅读
  • 43回复

*****建窑——极品建盏欣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te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8-07-14
建窑(李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建窑是中国宋代名窑之一,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窑遗地位于闽北建阳市水吉镇,遗址总面积有十余万平方米.

建窑以烧造黑釉茶碗(俗称建盏)著称于世.其名贵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兔毫盏是建窑主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被称为鹧鸪斑. 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兰/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色而变.

建窑上述三个大杰作,其釉面斑纹都是在龙窑中烧成时天然形成的,它们属于铁钙系结晶釉,须在1300度以上的还原焰中烧成.由于这类结晶釉非常敏感易变,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很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要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的并具有美丽斑纹的优秀建盏非常困难,即使现代也难掌握,所以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盏非常稀少,市面上难得一见.

从烧制建盏的工艺特点可知,烧成一件优秀作品,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废品和次品,尤其在宋代.当我们走进古窑遗址,那令人惊讶的如山包状的废弃物堆积就不难看出这一点.那么建窑艺人为什么要烧制这种难度大,成功率低的茶碗呢?无疑,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窑发展的根本原因,建窑的历史与斗茶历史息息相关.

宋代时期,随着品茶方式由"煎饮"到"点饮"的转变,斗茶习俗已在闽北民间兴起,"斗茶"又称"茗战",即以战斗的姿态决出胜负.斗茶不仅仅是决出茶的品质的优劣,实质上是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艺术化茶事活动.在斗茶艺术不断向更高境界推进的过程中,茶具的品质也须不断提高,才能适应需求.

建窑在晚唐五代时期是一个生产青釉器的普通窑场,到了五代宋初,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宋代初期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盏的出现,反映出宋代品茶艺术对茶具的讲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贡茶的蔡襄将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进行总结推广,撰写了一部茶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茶录》(1054年),《茶录》中载:"茶色白,宜黑盏.建成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XIE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茶录》问世,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诗坛巨匠抒发情怀讴歌的极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龙窑多达十余条,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

到了北宋晚期,精通茶艺的徽宗皇帝赵佶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将斗茶推向顶峰.他号召"天下之土,立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载之别".书中也详细描述了建盏的功用,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赵佶把建盏作为御前隆重赐茶的茶盏,"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这时记载的无锡惠山泉,建窑异毫盏和太平嘉瑞茶(建成瓯北苑贡茶)便是名震暇迩的"天下三宝"。

北宋末年后,淮河以北被金朝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狂热的斗茶风潮逐渐隐去其魅力四射的光芒.至元初,这座创造出厅珍神品的绝代名窑便湮灭在景色秀丽的闽北山丘陵中.

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宋代斗茶艺术传到日本,经过吸收发展的抹茶道,能够很好地流传下来.优美而稀少的建盏长期以来是日本上层阶级珍藏的宝物,尤其在十五世纪达到高潮.《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二重宝,五千匹绢,兔毫盏,三千匹绢.

当今,优秀的建盏大都被日本收藏.仅存于世的三件曜变都被日本藏为国宝.油滴传世品也仅十余件,其中一件为日本国宝.我国没有一件完整的油滴.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的曜变被国际陶艺界公认为天下第一名碗并誉为陶瓷艺术的珠峰,但至今无人能复制.

建盏之所以受到青睐,首先是它的功用,正如《茶录》和《大观茶论》所记载,但这仅是浅层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艺术品位,在宋代这个登峰造极的艺术化茶事活动中,必须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茶盏才能与斗茶家的审美心境契合。

建盏的艺术特点在于:1,优秀作品稀少,正因难于制作,非限量生产.而又少又难的艺术才可贵.2,优秀建盏其班纹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没有重复.3,高品位的建盏具有自然,脱俗,幽玄,枯高,静谧之美,胜似名贵的幽兰.与茶的精神内涵相合。


——————在园子里逛了许久,才发现自已未从最基本的地方来介绍建盏,只是急于与大家分享了。
今天婉清MM提醒了我。但愿李达老师的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初步认识建窑,认识建盏。这样,就有更多的盏友与我一同分享赏盏之乐趣,实为幸事。
[ 此贴被suntea在2008-08-04 10:15重新编辑 ]
www.suntea.cn 原色茶业/原色茶陶
http://blog.sina.com.cn/suntea2296548
简素 无杂 自然 原色&茶道美学
592-2296548/13860469828
离线茶语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7-14
学习了,在宋代,建阳一带可是文化发达之至:建盏,贡茶,建纸,还有儒学,等等。
离线rick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7-14
Re:建窑--建盏
感谢分享!!
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34/7186239053_421c0e44dc_b.jpg
离线suntea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7-23
这是件举世闻名的宋代建盏,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曜变天目(稻叶天目),高7.2、口径12.2、足径3.8 3.9厘米,重284克 。束口,尖唇微外撇,深腹,圈足矮小浅挖、平切,修刀。施黑釉绀黑,釉不及底足,口沿微失釉,胫底有釉泪。露胎见旋坯纹,「铁胎」黑褐沉着,修坯大胆却端庄。内壁及底密布,似宇宙「七曜」,胜于锦缎。

「曜」——来自中国古代「七曜」中的日月水火土金木,日本的曜变茶碗之「曜」正是出于此。

它的斑纹是在窑内还原氛围中偶得,从古至今,世界许多陶瓷专学对些进行研究,但仍无人能复制。
因此,建盏更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更多的专家来功克这陶瓷界的极限。。。。。。
[ 此贴被suntea在2008-08-04 10:17重新编辑 ]
www.suntea.cn 原色茶业/原色茶陶
http://blog.sina.com.cn/suntea2296548
简素 无杂 自然 原色&茶道美学
592-2296548/13860469828
离线gdczj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7-26
谢谢分享
离线kmtea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7-31
真是漂亮
喝茶、品茶好道具
http://shop33745067.taobao.com
离线suntea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8-04
这次的日全食中有三秒的曜辉让我想起了这几件谜一样的曜变。
这些作品都是陶艺师的努力与天成。
再上此贴,给福建的爱好者,
特别是给制陶艺人们,更应对建盏有准确的认识。
以免弄出些粗略的手绘曜变混世,引得世人笑话。

现为大家介绍这件宋代建窑珍品:日本龙光院藏——曜变天目

口径12厘米。

大口小足为其主要造型特征,束口,深腹,足无釉。露胎深褐色。内壁乍看似「油滴」,细观釉斑会随着光线改变而呈现五颜六色,它虽不及静嘉堂曜变那么耀眼,却有着曜变特有的黑斑点套紫蓝色光环,其美在于含蓄,经久耐看。

于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www.suntea.cn 原色茶业/原色茶陶
http://blog.sina.com.cn/suntea2296548
简素 无杂 自然 原色&茶道美学
592-2296548/13860469828
离线suntea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8-04
中科院陈显求教授在《扶桑鉴宝记》中这样描述这件藏品:

这次我们得到慷慨的允诺,特意去鉴赏国宝,第二号曜变天目茶碗,它是初为津田宗及所有。自龙光院创建以来,这只茶碗已是当时的重要珍宝,从来都是不出院门的。

知客僧在廊檐下铺上约二米长一米宽的锦垫,然后把白布包着的一个大木箱打开,把四重的一个比一个小的箱子逐一取出,打开后,从小布袋中取出这只国宝。主人们客气地先请我到廊上鉴赏。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釉面上曜斑的分布量比静嘉堂国宝较少,但闪烁着的七彩丝毫也没有逊色。特别是在碗壁与碗底交界处的某些部位,明显地放射着鲜蓝色和青绿色而且边界分明的毫纹。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整个宝物的黑色釉层内放射出紫蓝色的霞光,随着不断转动满室宝光浮动,正应“紫气东来”之兆,冥冥间如有神在,这就是宝气?这就此宝的艺术之神?其艺术的精髓着紫光洒向人间并且永恒地与世长存?釉层透暗蓝,万道紫色霞光正是此宝的特征,是其它曜变所没有的。其神韵是无法从彩色照片上所表现出丝毫的。
www.suntea.cn 原色茶业/原色茶陶
http://blog.sina.com.cn/suntea2296548
简素 无杂 自然 原色&茶道美学
592-2296548/13860469828
离线善忆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8-04
真漂亮,欣赏了
离线suntea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8-07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天目,高6.8、口径12.2—12.3、足径3.8厘米。
www.suntea.cn 原色茶业/原色茶陶
http://blog.sina.com.cn/suntea2296548
简素 无杂 自然 原色&茶道美学
592-2296548/13860469828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