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阅读
  • 10回复

清明、故乡杂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04-05
一,清明不归无祖
这是一句闽南俗话:年兜(春节)不回无某(妻子),清明不回无祖。
几天前就和父母和弟弟电话里商量好了:今年清明节,还是我们兄弟两家回故乡一趟,做什么?当然还是:扫墓。
这些年,因为父母亲年事已大,行走不便。本来都是父母带着我们回乡扫墓,变成了我和弟弟来完成。
我的故乡,在惠安县东岭乡,一个叫做彭城的小村。
彭城,是有来历的。我们刘姓,最早一支源自尧的后裔刘累,他就是刘姓的始祖。根据历史记载,刘姓望出江苏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彭城县,一个我一点儿也不了解的地方。
一查吓一跳:彭城的来头可不小。首先,彭城县属于江苏省徐州市。史载“轩辕氏即帝位、都彭城,天下号之黄帝”,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中国人的人文初祖黄帝,当时就定都彭城,那岂不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了?还有,历史上以长寿著称的彭祖,据说也是彭城的。史称“黄帝初都,彭祖故国”,挺牛的吧?
千百年间,这支刘姓人氏,从数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跋山涉水,迁移到东南沿海的海隅,筚路蓝缕,终于有了定所。虽然时空久远,他们仍然牢牢记着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于是,把这个新的族人聚居地,取名彭城,以示不忘故乡之情。
这些年里,我很少回到家乡惠安,更不要说乡下老家了。因为工作原因,我的姐弟都搬迁到了泉州,父母也随之搬来,长期定居。不知不觉间,对我来说回家不再是回惠安,变成了回泉州。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回家看看,看谁,只能是看父母,而不是看老家的房子。而真正意义上的老家惠安,因为没有父母在,只能叫做故乡。
年少时,我总觉得自己的老家惠安一无是处,穷山恶水,风景乏善可陈,民生愚昧艰辛。17岁考上了厦门大学,便庆幸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个无可留恋的地方了,心想,最好是永远也不用回去了——当然,除了看望自己的家人。
当年的我,很难理解当年的父亲:在南京部队工作,完全有机会将全家人接到南京一起生活,为何执意要回家?甚至舍弃转业安排,也要直接复员回乡。想想当年如果我们全家都去南京生活,那该多好啊?
后来有一天,年近四旬的我在湖南湘西凤凰,沈从文先生墓前,看到黄永玉先生题的一句话:“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那一刻,我突然有点理解父亲了。      
故乡,就是我们年少时,满眼嫌弃,一意要逃离的地方。它困住了我们,不让我们奔向诗和远方。然而,它又是我们年老时,魂牵梦绕,一心想回归的地方。你纵然踏遍了万水千山,也不能忘怀的一方小土。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5
二,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诗人刘皂在他的《旅次朔方 / 渡桑干》一诗中写道: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很有意思,也曾引起了我许多的感慨。
刘皂家在咸阳,客居并州,十几年里,他日日夜夜都想念着故乡咸阳。结果有一天,他渡过了桑干河,离开并州这时候,他惊奇地发现,他还是想家,只不过这时候他想的家,已经不是那个故乡咸阳,而是他之前一直抱怨、想要离开,却又逐渐生活惯了的并州。
20年前,我曾经作为客座教授到韩国的仁荷大学访学,为期一年。说实话,离开一起生活了十几年的妻儿,离开风景美丽的厦门以及自己温馨舒适的家,孤身来到一个语言不通,风俗迥异的他乡,确实很难适应。所以,想家是我那一年里的主题,尤其是每当异国夕阳西下、人家灯火初上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远隔千里的温暖的家。
就这样,终于盼来了归国的那一天,许多的学生前来送行。在仁川机场,就当我推着行李车,走进中国国航候机厅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并不是回家的快乐,而是深深的不舍。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寒来暑往,行色匆忙,这个国家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的温暖、快乐的记忆。回到了厦门,便不断地有很多“故友”——我的学生来中国看我,而我也总是说,有一天会回那里去看他们,和他们一起喝酒的。事实上,当我在电脑上打下这些文字时,他们都还在我的脑海里一一出现,宛如昨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05
三,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一生下来就有了故乡;而乡愁,又总是如影随形,伴随了他一辈子,一直到死。
只不过,对故乡来说,有的人走了,他还会回来的;而有些人走了,却再也不回来了。于是就有了“魂归故里”这一说。
魂归故里,这句话很有意思。年轻时,故乡留不住我们的灵魂;而年老时,他乡也盛不下我们的灵魂。但是,由于生活的各种无奈,有些人离开故乡,到老了,却无法返乡,甚至只能葬在他乡。人虽然死在外地,灵魂却认得路。身体埋在外地,灵魂是一定要回到故乡的,因为那里有他牵挂的人,那里也有人还记得他。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注定要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于是,我们总会想起苏东坡的那句千古名言来: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呀,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安就好,何必回乡呢?
苏东坡,这个家在四川眉山的大才子,年轻时曾抱着“大丈夫志在四方,岂可空老于临泉之下”的远大理想,离乡入京。公元1068年,为父守孝后,他第三次离开他的故乡,进京任职。从此至死,他便再也没有回到四川了。他命途多舛,被贬谪三次,整个后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渡过。先是锒铛入狱,然后贬黄州;接着再贬惠州,然后又贬到最偏远的海南瞻洲,最后死在常州。神仙的才华,高傲的情操,却落得最悲惨的命运。就在这极度的流离困顿中,他说出了“吾心安处,便是吾乡”这番话来。
很多人从这番话中,看到了先生的“洒脱”与“乐观”,但很少人能读懂他的巨大的悲伤。虽然先生有时也会安慰自己:“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但事实上,自从一再被贬后,他就经常做梦,梦到故乡。如《梦南轩》中曾言,他梦到了故园的青青翠竹,还有他死去的父亲。在梦里,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他写道:“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
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中,“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做长安旅”的他,就是因为思乡情重,才写出了“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那样美得令人心醉的美景。
果然,只有回不去的故乡,才是最美的。
离线jjjw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04-05
精彩好文
离线兰香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04-05
赞叹不已,赞叹到无言表达👍👍👍
微信号:扫描左侧的头像
QQ群:218258837(请注明晚甘园ID)
离线品喝饮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4-05
园主的文章,值得细读之,谢谢!
爱喝茶想了解茶
离线ejun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4-06
大家
void is powerful
离线大鸟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4-06
只有回不去的故乡,才是最美的。。。。。。
离线阳光2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4-06
难忘故乡,难忘故人
离线忘茶人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04-07
父母年老,不在身边,纵然有妻儿陪伴,心也难安呢!故乡,故乡,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