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49阅读
  • 69回复

2006冬春之旅-青海西宁-兰州-夏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6-03-03
嘉木错家里的热炕,虽然简陋,却很温暖。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6-03-03
嘉木错的妻子,正在为我做揪面片。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6-03-03
嘉木错的儿子,是个小帅哥,今年读高三,马上要参加高考了。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6-03-03
牦牛肉和青稞酒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6-03-03
赶紧起床,想乘着天还没黑,再看看夏河和拉卜楞寺。刚出门,迎面一阵寒气差点儿把我打回屋里,太冷了!

还是一块钱打的到拉卜楞寺,到了以后又往回走。这是因为一则时间太晚,二则我忽然失去了兴趣,便学习古人兴尽而返。走路回到县城,再看看有什么纪念品之类的东东可以带回去。

随便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开始寻找藏餐馆,结果到处都是。其中一家叫做索南德尔吉的,我本来进了饭馆旁边的小店,店子很小,没有我要的,正想走开。索南德尔吉过来搭话,想看看我的摄像机,我于是给他看了里面拍的东西,他赶紧叫他太太也过来。我说我给你们拍,他们一边不好意思,一边冲着镜头傻笑。说起来,他们的小店就在旁边,我就顺便进去看看菜单,告诉他们等一会儿过来吃。

在民族商品店里转了一会儿,买了几把牛角梳子(小的4元,大的8元)和藏饰(8·5元一串)给领导们。实在太冷,于是回到索南德尔吉饭馆。里面很热闹,有喇嘛,也有藏民在吃饭,大部分都是吃面食。索南的女儿过来招呼,也对我的摄像机很好奇,又不敢开口,只是盯着看。我要给她拍,她却躲开了。

点了半斤藏式羊排,两个藏式包子(共计12元)。


和那个叫做罗桑加错的喇嘛聊了一会儿,告别索南一家,顶着风雪,拦了一辆车回宾馆,冷啊!

该早点睡觉,明天6点去车站(斜对门30米)坐车,6:30发车。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6-03-03
已经快6点了,天那么冷,还有很多藏民在转白塔。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6-03-03
傍晚远眺拉卜楞寺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6-03-03
2006年2月5日星期日

  早上6点前2分钟醒来,匆匆收拾出门,不料门打不开。敲敲打打了一阵,服务员终于来了。不顾脚下湿滑,冲向汽车站。开往兰州的依维柯已经发动,在那里等候。买票回来,后排还空着,此外只有一个位子,我就坐在那个位子上,行李放在脚边。6:30,车准时出发。地上到处是雪,有点儿担心,又有点儿遗憾就这样离开。再一想,今天如果去朗木寺,路肯定更难走。

  天很黑,窗外一点儿也看不见。车里很冷,过一会儿暖气才出来。乘客一半是藏民,一半是游客,有几个昨天在拉卜楞寺见过。车开得很慢,司机也很小心。

  到了土门关(据说是汉藏的分界),又有一位乘客上来,他的朋友,我同座的那位藏民把位子让给了她。那女孩也是个藏民,去兰州上班。

和那位女孩闲聊,她家里是半农半牧的,牦牛大小加起来30头,在青海亲戚家寄养;羊300多只,自家放养,在山上。她说这只能算是一般的家庭,算不上富裕。

中国的藏民一般分为三类:康巴,嘉绒和安多。康巴主要在西藏,四川也有一部分;嘉绒主要在四川(小金的嘉绒宾馆)等,安多分布在青海、甘南。其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夏河的藏民是安多,其年历和汉族相同,比如夏河的藏民,也过汉族的春节,因此拉卜楞寺在春节举行大法会(好像塔尔寺也一样),藏民则举行多种仪式,祈祷一年的吉祥如意,如在高山撒洒一种叫做?的纸片。而西藏的藏民则按照藏历生活,不过汉族的节日。她说拉卜楞寺也有酥油花,也很漂亮,大约到十五元宵节才展出吧。各地的藏民民俗不同,很有意思。  

夏河是个汉藏回混居的地方,尤其是藏回,藏族占第一位。回族和藏族之间有不少矛盾。这位藏女对回族和汉族的意见就很大,说是常常有人偷他们家的牦牛,在夏河放牧牦牛不可靠,所以才转移到青海的亲戚家。

这次的夏河之行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到桑科草原,离拉卜楞寺大约18公里,那里才是真正的牧区。从图片和当地人的描述推断,那应该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本来嘉木措还要免费送我去,但我考虑到这季节,草都已枯黄,该没什么看头,就算了。等到夏天吧,再来看美丽的夏河,和这里热情的老乡。当然,下次来时我还要看看远方的朗木寺和玛曲草原。

藏民们大多数去过西藏,许多喇嘛还去过印度(坐车加步行)。嘉木错的小舅子每年都要去几次,他在做酥油的生意,说起坐车到西藏,好像是家常便饭般平常。

11:45车到兰州,但是被挡在市区外,可能因为雪大路滑,交通拥挤。只好下车步行20分钟到汽车南站,好不容易拦了一辆的士,直接赶往火车站。排队,看来票较紧张。天水之行取消,直接回西安。最后一张卧铺票,兰州始发的。上铺,164元,T120次,20:40开,次日6:18到(咸阳到西安只有18分钟的车程。


晚8:40,列车离开兰州。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6-03-03
夏河至兰州途中的雪
[ 此贴被晚甘园主人在2006-03-26 11:2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6-03-06
写在本贴的后面
贴完这篇前不久记下旅行随记,顺便以一幅途中雪景作为本贴的结尾,其实是有一些感言的。
记得以前读东坡诗,感慨最多的当属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我们的每一次旅行,大而言之,包括我们的整个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眼见的美丽的风景,曾经拥有过的美好事物,转眼间已化为陈迹,慢慢地埋入记忆的底层。
在这个社会上,人人都是物欲的奴隶。只有在旅行时,我们才能感受到精神的自由与充实。
从夏河,到今晚的小城。坐在电脑前,回忆前事,恍如两个不同的世界。
因为都是凡人,免不了要被凡事所困扰。即以苏子而言,也只能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孔子也曾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是夫子终身都只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东坡先生酒后写了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害得郡守以为他真的高蹈出世,自己放跑了要犯。结果一看,他老人家鼻息如雷,大梦未醒。
圣人与苏仙尚如此,何况我辈纭纭众生呢?
生活在繁忙的城市,日日为生计所困,即使想要学陶渊明先生的“心远地自偏”,恐怕也不能做到。
那场大雪,曾经差点儿阻断了往来的车轮,使我不能回到这个现实的世界。
感谢那场大雪,它掩埋了尘世的不洁的痕迹,包括我在那儿留下的脚印,只剩下白色的回忆。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梦中的“桃花源”,或者是“香格里拉”,但是,即是找到了,又能怎么样?最后还不是都要回到现实的世界?
那么,既然如此,还不如让那“桃花源”只留在我们的心中,而不要去惊扰那里的宁静与古朴?
1条评分
lihua 金钱 +5 - 2006-03-06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