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30阅读
  • 75回复

安徽名茶/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泓涓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6-07-14
好的,谢谢老师理解!
离线格桑美朵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6-07-14
引用第38楼泓涓2006-07-14 10:21发表的“”:
老师寄给我的"桐城小花" 已经喝到了,非常美的小花!很想写一篇关于小花的,但这阵子事忙,实在无法静下心来细品,请老师和格桑见谅. [表情] [表情]


嘿嘿.我开心得不得了哦.
爸爸 我在细数桃花的花瓣 有一朵 它弄伤了你的脸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6-07-14
桐城,是个山清水秀,颇具名气的地方,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郊区。桐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著名黄梅戏表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乡。历代英杰名士群星璀璨,素称文化之乡。桐城境内,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历史胜迹,瑰丽多姿。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代大司马孙晋(孙鲁山),宣督任上,誉为“福将”。乞休隐居龙眠,在椒花似雨的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携回高丽进贡的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营养品残渣和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异香,迥异他茶,进贡朝廷,成为贡品,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后产地扩大,龙眠双溪、杨家楼等地,引植此茶,吸取山上野兰香味,茶作兰香,称之为“小兰花”。《皖志述略》(417页)载:“小兰花茶,是桐城特产。此采采摘于清明之后,选一芽两叶或三叶,冲泡后芽叶似兰花,而且含有山上野兰花清香,故名‘小兰茶’。”《桐城风物记》:“茶,凡山园皆有种者,唯……龙泉庵中茶(大关古洞崖)产于云霧隙中,味醇色白清香,品不减于龙井。龙眠山孙氏椒园茶亦佳。”随着岁月流逝,龙眠山茶艺,日益提高,茶叶白毫显露,汤色嫩绿,冲泡之后,亭亭玉立,恍如朵朵兰花,始定名为“桐城小花”(简称“龙眠茶”)。自明迄今,拥有五百余年产制历史。桐城小花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 此贴被牛霄在2006-07-16 01:31重新编辑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6-07-14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1949年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桐城市通过引进良种,改造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桐城小花产量大增,全市现有茶园800公顷,1998年产桐城小花18万千克。(2004年茶园达到1400公顷,产桐城小花30万千克—编者注)。1986年桐城小花获安徽省名茶称号,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通过安徽省名茶复审,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次年又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1996年桐城市在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又开发研制了龙眠春翠。该茶以龙眠山之颠的杨头、黄草尖、黄岭140公顷茶园为基地,于清明到谷雨期间,择晴天在龙眠群体中叶种和无性良种茶园中,采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3厘米的芽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烘、理条、复烘、提香等工序,全程采用名优茶机械加工。成品茶外形条直微扁,匀齐壮实,色泽翠绿鲜活,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匀亮。1998年5月经安徽省茶叶专家评审,列为省级名茶。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
[ 此贴被泓涓在2006-07-26 00:22重新编辑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6-07-14
桐城小花产于大别山东南麓的龙眠山。以其醇厚鲜爽的滋味,清高、鲜爽持久的兰花香型,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桐城人用品尝有无兰香鉴别小花茶的真伪,兰香的浓淡鉴定小花茶品质的优劣。该茶枝叶相连,形似兰花,加上冲泡后,一缕浓浓的兰花香直扑心脾,形似加神似,该是“小花”得此芳名的原由。兰有幽芳,“经严寒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其独特香型为无数文人墨客所倾倒,茶拥其香,品饮兼蓄,更是相形益彰。笔者1982年参加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深入桐城小花产地之一的黄草尖,感受了冲泡一壶茶,满堂兰花香的氛围,还闹出了在房舍周围寻找兰草的趣话。当年安庆农业局对10个茶树品种调查点的茶样密码评审,仅闻香气就被一位了解桐城茶的蚕桑技术干部识破,有兰花香的茶就是桐城小花,后经专家审评香气结论是“清高、鲜爽持久,带兰花香”。由此,对小花兰香的形成也引发了许多思考与猜想。一曰与品种有关,二曰与环境条件有关,三曰受山间兰花吐芳熏陶有关,如此种种,未有定论。现就桐城小花兰花香型的成因,结合本人的实践与体会进行探讨。以请教专家与同仁。
1、 兰花香型与品种的关系
桐城小花茶兰花香与茶叶的内质呈正相关,兰花香气越浓,越持久,小花茶的滋味也越浓醇,鲜爽。内质受品种的内含成份影响,见表。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醇度高,香气也好;但氨基酸含量与兰花香型不成正相关,当年同期调查的岳西包家茶种,氨基酸总量达6.18%,未见有兰香型。
品种、内含成分与香型的关系
应该说,茶叶化学成份是构成内在品质的基础物质,其优劣,除取决于含氮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等含量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成份的高度适量适比,协调组合。桐城山区1995年引进白毫早无性品种,所制小花形似,但未见有兰花香型,经长期环境训化,能否出现兰花香型,尚待观察研究;龙眠群体种在桐城丘岗区的十八里岗茶场,就不再表现兰花香型。
  由此可以设想,龙眠群体种中,具有兰香型的芳香种质基因,在外界条件适宜时合成。因此十八里岗茶场茶树不具备合成兰香型的条件,远缘引进的品种如白毫早不具备兰香型的种质基因,付诸于适宜的条件,也不能合成。所以从群体种中自选,自繁,自育是保持兰花香型特色的基础,引进大别山茶区选育的近缘品种,进行驯化培育也应是一条途径。
2、     兰花香型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生态因子(气温、水分、光照、土壤)适宜是激活具有兰花香型品种基因的外因条件。以黄草尖、十八里岗茶场为例,分析同一品种,处在不同生态条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2.1 气温:据原桐城气象站代表丘陵地区气候,1971---1980年的气象资料(下同)分析, 10年年平均气温为16℃,黄草尖所在中义乡气象哨1981年提供的年平均气温为14. 1℃。由此可知,山区气温比丘陵平均要低2℃左右。从品质上讲,15℃以下的日平均气温,有利于优质名茶的主要成份氨基酸的积累,含氮芳香物增多,茶汤滋味浓,香气高;山区昼夜温差大,加上不采夏秋茶,真正采摘时间仅一个月,茶树积累的养分多,丘岗区的十八里岗茶场茶园则相反,因而滋味淡。
  2.2 水份:茶树生长需要丰富的雨量及较高的空气温度,水份充足,叶片含水量增加,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都有提高,多酚类中的儿茶素量减少,有利于保持茶叶的持嫩性,滋味鲜醇,汤色明亮。丘陵区10年平均降水量1252.3mm,中义山区81年测出的降水量1970.3mm,比10年中的最高值75年的1648.7仍高出321.6mm。山区的雾多,湿度大,山区达80%以上,茶树蒸腾量小,有利于品质提高;而十八里岗茶场,丘岗雾少,相对湿度丘陵10年平均76%,叶片持嫩差,成型困难.
  2.3 光照:茶树是耐荫性物种,浙江大学茶学系董尚胜等进行的遮荫对夏茶香气生产量的影响试验,遮荫后水古茶中的香气总量大增,为不遮荫的184.1%。桐城山区由于云雾弥漫,峰峦树木的遮蔽,因而日照时数少,漫射光的比值大。据研究,在漫射光中茶树对波长较短的兰紫光吸收减少,光谱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合成。十八里岗茶场,茶园日照百分率高,从日出到日落阳光直射,所产茶叶苦涩味重,缺少鲜爽度,更无兰香了。
  2.4 土壤:据桐城土壤普查资料分析,桐城山区土壤属麻石黄棕壤,母质为花岗片麻岩发展而成,PH值为5.0----5.7,沙质壤土,通气较好,山区林木繁茂,枯枝落叶腐烂成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如中义乡杨头村最高有机质含量达10.54%,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和兰香的形成。十八里岗茶场茶园土壤由下蜀系黄土发育而成的粘盘黄棕土壤,粘盘层出现部位高,一般在20cm左右,茶树生长养分全靠化肥维持,PH值6.0----7.0,不适宜茶树生长。

山区与丘陵茶园生态条件的差异,造成同一品种,丘陵茶园兰花香型品质的散失。无独有偶,曾得到已故陈椽教授赞许的旌德“天山真香”的品质形成的生态条件与桐城山区生态条件相似,该茶香气称为“兰花香高长”,印证了茶叶兰花香型的形成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
3、     兰花香型与茶树受山间兰花熏陶的关系
  据《西南科技报》97年9月报道,四川省苗溪茶场茶科所,用兰花窨制茶叶,开发出蜀天香系列花茶获得成功。这是国内首例用干茶吸附兰草花香气而制成的兰香型花茶。
茶树鲜活芽叶也有吸附周围气味因子的能力,但远不及干茶吸附能力强。据观察茶园间作蚕豆,制成的干茶就具有很浓的蚕豆花香。桐城中义乡水磨村林场,曾在山凹一块茶园行间种植兰草试验,采茶季节正是兰花吐芳之时,笔者曾亲眼目睹,但所采制芽叶兰香没有意想的浓烈 ,也许是兰草数量不足,不能产生足够多的香气熏陶,但毕竟集中移植且近距离熏陶茶树新梢,且效果不尽明显,何况山间分散的兰香对茶树的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不可否认清新空气,淡淡兰香,虽不泛浓烈,对萌发新芽的茶树,影响无疑是正面的,作为桐城小花兰香型的由来显然证据不足。
4、     兰花香型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桐城小花兰香型与栽培管理不无关系。桐城山区茶园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模式,春茶结束后进行一次修剪,农历6----7月进行一次深耕,砍埋青楂,8----9月施饼肥和农家肥,不施化肥,加上山区气温低,茶棵坡地种植呈立体状,通风条件好,不发生病虫害,不喷农药,茶园管理基本符合有机茶栽培管理要求。茶叶产量相对于施化肥,强管理的茶园要低,采摘期要迟,而施化肥,间作油菜、豆类作物的茶园,散失兰花香型。传统管理模式保证了茶叶兰香型的内在品质,销售价格能弥补产量低的损失,更重要是保证了品牌赢得了市场。
    5、兰花香型与采制技术的关系
优质鲜叶原料是形成桐城小花品质的基础,精湛的采制技术是保证桐城小花兰香型品质的关键。传统手工小花,采用锅炒炭烘,火力到位,工艺简洁明快,机制小花也按照传统手工小花的机理,在发展兰香型品质方面注重把握以下要点。
5.1 适时采摘。小花茶的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为主,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摘,上午9---12时,下午14---17时为佳,不采露水叶、雨水叶。
5.2 适当摊放。芽叶采后用竹篓盛装,不可压揉芽叶,薄摊6小时左右,掌握鲜叶水分含量70%,减重15%左右,通过摊放使芽叶水份合理分配,有利于叶内多酚类略微氧化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低沸点的青草醛类物质挥发,有利于香气形成。有兰花香型的芽叶摊放适度开始显露兰花香。
5.3 高温杀青。杀青温度先高后低,投叶均匀,透气充分。机制小花宜选用上洋锥体40型杀青机,喇叭型出口,增加杀青叶的透气性。
5.4 重视整形。传统手工小花在杀青时,由于手在锅壁上下翻动,起到搓揉初步整形作用,机制小花杀青时,没有外力作用,宜用理条机代替二锅,用加压棒加压,代替手工搓揉整形。
5.5 注重火功。适当高温有助于香气形成。机制烘干要通过初烘、二烘、三烘,足火四道工序,中间注意摊凉回润。初烘摊叶要薄,高温快速,散发水分;二烘摊叶要厚,低温慢烘,有利于内含物质转化;三烘摊叶适中,中温快烘,保证茶叶干度;足火提香用远红外烘焙机,通过热辐射,提升茶叶香气,发展兰花香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6-07-14
我试验过,金寨群体咋做都无兰花香,齐山群体高山茶兰花香明显,宣城群体兰花香都明显,经过适度摊放的兰花香浓郁.看来,兰花茶
=品种+小气候+工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6-07-14
转贴:
饮茶是讲求茶心的,周作人曾写文章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一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十分向往这样的状态,而想在这一时三刻之闲里,尽销恶俗凡事的尘梦,非有一颗茶心不可。饮茶有四要:择茶、鉴水、选器、候汤,此四要固然缺一不可,但如果没有秉持一颗清静平和的茶心,任你采撷万树莲心,饮遍千山甘洌,收尽人间名器,沸出天上茶汤,也仅为技耳,《五灯会元》卷九如宝禅师条下载:“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茶不必是好茶,杯不必是好杯,用粗瓷大碗咕咚咕咚灌上三碗,何等酣畅淋漓!!饮则饮矣,不为茶所累羁,此所谓“禅茶一味”。

茶心可品,且犹胜品茶,一品茶心,是需要由骨子里酥出来的闲致功夫的。

几天前的某晚携妻参加小型茶会,因日需早起,心中有事,惶惶乎,纳纳乎,目光散乱,不一而足,我一坐下来,如中华世纪坛上的那根针,扎破了风水,本来很好的气氛,因了我的到来,顿时失色不少。

那天朋友带了很多好茶,其中有非常贵重的野生猴魁,但她手中单拿的一小袋茶叶让我们大家都很注意,她说这是朋友带过来的桐城产的“桐城小花”,茶叶以雀舌居多,叶茎修长,条形不蔓不枝、清清爽爽,茶色翠绿欲滴,端的是惹人喜爱。桐城是个人文城市,安徽一隅,名士风流,朋友说这茶的产量不大,我不禁想或许是桐城那帮风流雅士采制出的清心之品,无意付之商贾,只求在同道之中流传吧。

我对绿茶素来兴趣不大,只喜乌龙,可能有点流俗,但也算一种不媚俗的偏执,至少不会强把无味说有味,而且绿茶伤胃,实在是不爱多喝。

喝到桐城小花,看朋友取出一小撮,中投入水,茶叶随流在玻璃杯中上下翻腾,舞姿婀娜,茶汤慢慢翠绿透亮,在灯光下让人怦然心动。润开的芽片慢慢舒展着身体,如兰花绽放,妙曼不可方物。我不禁呆了,浑然不觉身处何处,朋友将茶汤倒入茶海,给我们每人匀了一小杯,缓缓饮入,汤汁由舌尖溜进两颊,滋味极淡极淡,极滑极爽,活波波的,在口中如小鱼摆尾,上达印堂,下浸胸襟,缓缓地舒一口气,融入这天道自然,真有一种“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感觉。

那晚还喝了市价为8000元一斤的侯魁,或许比桐城小花的滋味好,但没有桐城小花的感觉好,又喝了几杯,烦躁又起,不好意思打搅朋友的雅兴,我礼貌地离开,以免影响他们的茶心。

我现在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这几日顿顿浓肥辛甘,实在苦不堪言,但一想到桐城小花,立刻脑海里出现了兰花状的茶叶,嘴里似乎又有了那种细滑舒爽的感觉,记得当晚朋友说,这是一种让人快乐的茶,虽然淡,而弥和持久,虽说太上忘情,但世间有许多淡淡的快乐,简单的快乐的理由,足以让我辈之人有滋有味地钟情。

不同境界的人有不同境界的幸福。如茶,无所谓好坏贵贱。

还是那晚,我随口吟了胡适写过的一首诗:为她起一念,十年亦不改,有朝即重来,若亡而实在。这几天了,一旦想起桐城小花,滋味似乎还是萦绕在口中,真有一种若亡而实在的感觉。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6-07-14
转贴:

  先生家在安徽,婆婆家是产茶胜地,一年,去夫家探亲,回来是途经县城,在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家吃了餐便饭(这位县长是LG一个村的),饭后县长夫人端来了两杯绿茶,说是县里的特产叫桐城小花,让我尝尝,茶色青翠,每两片茶叶的顶端顶着一个小圆球,看上去甚是可爱,细看却是一个小花蕾,端起杯子,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再品一口,那感觉,则是难以言喻的。
    见我那么喜欢,大姐立既给我拿来一包,说让我带回北京尝尝,我一看包装立刻傻眼了,没想到这么好的茶叶包装竟然那么粗糙,仅用一个塑料袋装着,大姐解释说这茶是刚从村子里拿来的,回去一定要放入瓷茶罐时保存,才能保证茶的色香味不变。随即又变魔术般地提来一大瓶水,说是沙河水,用来泡桐城小花最合适。
    回京后,请朋友来家喝茶,用沙河的水泡桐城小花,举座叫好。将同一包茶分赠朋友,朋友后来纷纷表示:你这这茶认家门,在你家喝那么好,明明看到是同一包里的茶,我们拿回来泡了,却不那么好喝了。电话这边的我则暗自庆兴,幸好没听LG的,没把那瓶沙河水留在安徽。
    好茶必定要好水,桐城小花用沙河水泡最好,而龙井则是用虎跑泉水泡出来最佳。好茶与好水,上不可分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6-07-14
格姐,呵呵,赶快寄点沙河水给老师们!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离线牛霄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6-07-14
转帖:
饱饮几杯“桐城小花”,茶香撩起几缕遐思……

“壁上题诗扫落花”,一首“落花诗”,轰动了清代诗坛,昵称作者为“姚落花”(姚兴泉)。他在《龙眠杂忆》中写:“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姚落花一首“茶词”,收到了推动效应,城中紫来桥畔,盖起了一座“茶楼”,木结构层楼,挂出了“茶联”:“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水是佳水,茶为名茶,引来川流不息的游人茶客,使得茶楼座无虚席,名噪一时。

提起“龙眠山上茶”,得从头说说茶史:明代大司马孙晋(孙鲁山),宣督任上,誉为“福将”。乞休隐居龙眠,在椒花似雨的椒子崖下,构筑了“椒园”。孙鲁山生性爱茶,携回高丽进贡的异种茶籽,植之“椒园”,用营养品残渣和人参剩汤浇之,茶作异香,迥异他茶,进贡朝廷,成为贡品,称作“椒园茶”,与当时名茶“顾渚”、“蒙顶”齐名。后产地扩大,龙眠双溪、杨家楼等地,引植此茶,吸取山上野兰香味,茶作兰香,称之为“小兰花”。《皖志述略》(417页)载:“小兰花茶,是桐城特产。此采采摘于清明之后,选一芽两叶或三叶,冲泡后芽叶似兰花,而且含有山上野兰花清香,故名‘小兰茶’。”《桐城风物记》:“茶,凡山园皆有种者,唯……龙泉庵中茶(大关古洞崖)产于云霧隙中,味醇色白清香,品不减于龙井。龙眠山孙氏椒园茶亦佳。”随着岁月流逝,龙眠山茶艺,日益提高,茶叶白毫显露,汤色嫩绿,冲泡之后,亭亭玉立,恍如朵朵兰花,始定名为“桐城小花”(简称“龙眠茶”)。自明迄今,拥有五百余年产制历史。

明末兵部职方司主事姚孙斐,悬车归隐龙眠山颂嘉岭,与椒园孙鲁山崖岭相望,过从甚密。有年清明节后,姚孙斐收到孙鲁山的白绢题诗和椒园新茶,诗兴大发,挥毫立赋《孙鲁山贻山园新茶》诗:“俱理山中薜荔裳,诸君胜事在茶筐。紫茸手焙调生熟,白绢函题寄色香。活水煮泉鱼眼沸,水瓷注液乳花尝。醒余午后神都爽,蝴蝶休教绕竹床。”此诗生动显示,早在明代,桐城茶乡,就蓬勃兴起茶文化活动了。

桐城老宰相张英,于康熙二十年(1681)乞假葬父,在龙眠双溪构筑“双溪草堂”,闲居四年。康熙四十年(1701),张英求退,又在双溪甃建“赐金园”,闲居七载。张英在山居日子里,总爱煮茶读诗。《聪训斋语》载:“鄙性好多饮茶,终日不离瓯碗”。张英在京时,嗜六安、武夷茶;龙眠山居时,爱饮龙眠家乡茶。有次,入龙泉寺品茗,惊叹“须试龙眠第一茶!”

小宰相张廷玉,历事康雍乾三朝,立朝五十年,日理万机,多赖名茶爽脑清心。《澄怀园语》载:“余性嗜茶,日蒙恩赐络绎,于各省最上之品,无不尝遍。”然对家乡茶情有独钟。每年春季,桐城相府采购新茶,专人送京,盛赞龙眠茶“色澄秋水,味比兰花。”

明清桐城多文士,精通茗事,嗜茶成性,生活中总爱“瀹茗”和“煮茶”,喝几口“桐城小花,”便心醉神迷,将“茶”写进诗篇,给人们一片柔情,满腔激奋。明代巡抚赵釴的《登山》:“煮茶自取林间叶,刳木旋分石上泉。”兵部职方司主事姚孙斐的《宝山看花》:“僧雏解相迎,瀹茗苏疲茶。”大理寺少卿方大镇的《再游浮山》:“花散天边雨,茶分树杪泉。”桐邑僧人释智本的《木莲园》:“灯传天上月,茶煮谷中泉。”桐城文士阮自华的《披雪洞》:“掷杖起千仞,烹茶分九微。”清代桐邑文人何永濬的《游僧房》:“破衲隐南堂,茶烟绕室香。”清代江西峡江县令邑人姚文淼的《潄石亭眺饮》;“煮酒烧风叶,逢僧饷雨茶。”清代浙江县丞、大书法家邑人吴延康,却匠心独运,把“茶”写进了对联,“竹雨松风蕉露;茶烟琴韵书声。”桐城人把“茶”和“文化”紧密结合,交融为一体了。

嗜茶、好客,早成桐城人的习性。客来先敬茶,客去洗茶碗,即使是严寒冬夜,佳朋好友到来,也要泡茶款待。宋代杜小山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诗句,确实言之不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QQ:793099765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