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27阅读
  • 52回复

关于乌龙茶的焙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6-11-11
09至今,我们的茶园越来越多,做的茶也越来越多。
慢慢地,由于量大,越来越多采用闽北综合做青机做茶,出来的茶,也已条索状为主了。
焙火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不过,也逐步得到了解决。
这期间,我们试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火候来焙火,电焙,炭焙,电炭结合;轻火,中火,中高火,高火,高足火;一次焙足,两次焙足,多次焙足,到今天留有余地,根据需求和茶的特点再焙。
仓库完善后,返青的烦恼也减少了。
今天,我们的焙火规则是:
好茶,香气越好的,焙火越轻,甚至只是走水焙后,再轻轻一道火,就可以销售了。
当年没卖完的好茶,封存,需要时,再一道轻火,或者焙至中火,香溶于水,就可以了。
中等的茶,分三种:
1·中上等的,香气好,水纯和,走水焙后,再一道轻中火,就可以了。除非有客户需求,或者少量我自己喝的,才焙到再高一级的火候。
2·中中等的,香气一般,水稍苦涩,走水焙后,再一道中火,即可出售。未售完的,隔一段时间,视具体情况,则再复火。
3·中下等的,香气较弱,水较苦涩,走水焙后,再一道中高火,视具体情况,一段时间后,再补一次火,就可销售了。
下堆(下等)的茶,我们极少,茶青本质好,采摘得时,师傅水平不错,除非遇到极端天气,否则没有。如果有,则高火伺候,焙高火,去除苦涩,反正没有茶香,通过焙火提高它的香气,也有了火香。
离线teavip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6-11-11
继续学习!
喝茶好,喝好茶,茶好喝,好茶喝。
离线品喝饮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6-11-12
好帖三看,再留名!
爱喝茶想了解茶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6-11-14
上面介绍了我们的乌龙茶焙茶准则,总结一句,就是:“看茶焙茶”——根据不同的茶的特点焙不同的火候。这个准则,如果把它放到武夷岩茶上,也是行得通的。
武夷岩茶,或者说,正岩茶,不同山场,不同品种,不同制作,出来的茶,也有上下堆之分。
所以,不是所有的岩茶,都是一种火功,一样要”看茶焙茶“的。
比如“白鸡冠”,就我个人而言,还没见过轻火以外的火功。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6-11-14
这些年,通过和单丛、岩茶还有闽南乌龙茶茶农茶友的多次接触,乃至进一步同场竞技,交流切磋,感受颇深。中国的乌龙茶,有一些有意思的规则,我这里试着说说。
1·南香北水,纬度越低,茶的香气越高;纬度越高,茶汤的滋味越醇和。
如果我们排列:从南到北,单丛-铁观音-武夷岩茶,香气是逐渐减弱的,但对“水”的重视程度是逐渐增加的。
各种缘由,不难理解。
纬度低,积温高,芳香物质多且容易生成并附着,但是,生长速度快,则鲜叶中多酚类偏多,容易形成苦涩。
纬度高,积温低,不容易形成高香,香气因子都是在较高气温中形成,也是在较高温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的。纬度高,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鲜叶中的各种成分相对均衡,同等制作条件下,苦涩也不会太突出。
香气越高的茶,火候必然越轻,因为要保留干茶中迷人的香气。火功可以改变茶汤的滋味,也会改变茶的香型,使得花香转化为熟果香,但是,火功也会使得干茶中茶碱和单宁减少,使得茶汤更加醇厚顺滑。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6-11-14
看完上面的文字,我们对南北乌龙茶的特点,以及乌龙茶焙火的火功规则,北高于南,也就不难理解了。
离线品喝饮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6-11-14
现在的茶书,很多都是厚厚一本,讲故事、讲情怀、讲历史、讲宗教、讲文化等等,但最该讲清楚的知识点往往含糊其辞,有时候还前后矛盾,让人疑惑、郁闷!
园主这一帖,可谓精品,让俺对焙火的了解上了一个层次,虽然还有些疑问,有机会还要向园主请教!
读园主此贴,似意犹未尽乎,望园主有机会,再续心得,尽善尽美也!
爱喝茶想了解茶
离线品喝饮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6-11-15
今天在网上乱逛,看到一网店,关于他家牛肉的介绍,有这么几句:“足火慢炖了5、6次,又放置了一段时间慢慢褪火,慢慢吃火”,唉,这个5、6次到底是啥意思,真的需要焙火这么多次吗?
类似这样的描述,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地看到了,起先还会和对方交流一哈,结果是不能让人信服或愉快的,以后,也就看看,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
茶叶不是金属,焙火也不是打铁,没有那样的内质可以这样折腾,我以为,也许并不正确!
爱喝茶想了解茶
离线chbw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6-11-16
请教园主,不同焙火和返青有什么关系?是否是轻焙火的茶容易返青?还是说无论焙火程度,只要焙火火候到,就不会容易返青?
离线品喝饮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6-11-16
学习了园主的贴,再结合以前了解的知识,试着回答楼上的茶友,抛砖引玉,请各位指正!
俺的个人见解如下,估计会啰啰嗦嗦的,大家将就着看吧!
1、虽说焙火和返青有关系,一般来说,焙火越足越不容易返青,但这个,只是表象!
2、容不容易返青,最关键就是干燥度的问题,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个来自内部,一个来自外部!
3、内部因素,就是茶品本身的干燥度问题,焙火和这个有直接关系,相对来说,焙火越足,干燥度越高,但是,园主也说了,即使是轻火,也可以将茶叶的干燥度处理到适宜存放的地步,那么,茶叶的干燥度够了,返青就不容易,轻火也可以让干燥度足够!
4、光是内部因素还不够,存茶的时候,外部环境很重要,这个又要分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的是所处地域、季节等,小环境指的是存茶的具体场所,总之,要落实到存茶的具体场所的干湿度(其实避光、合适的温度,也很要紧,这里暂时不谈),干湿度合适,存茶就能长久不返青!
相对来说,干燥的北方,存茶可以少操心,而南方,嘿嘿,就得多多注意了!
5、说来说去,就是干燥度的问题,无论是茶品本身的干燥度,还是存茶环境的干湿度,都是存茶不返青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要注意,缺一不可!
就是说,如果茶品本身的干燥度不行,存茶环境再好,也是不行的,反之亦然!
最后啰嗦,关注返青,最少要从两方面来注意,先是要注意茶品本身的干燥度,想长期保存的,越干越好,焙的越足,存放时间会更长;其次就是要注意存茶环境的干燥度,如果这个环境没法彻底改善,那就只能在容器包装上多下功夫,让足干的茶品尽量和外界的空气水分减少接触,也是防止返青的办法了!
啰啰嗦嗦一大堆,联想到园主的言简意赅,俺那,
爱喝茶想了解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